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日进日新
这样的爱
不为抵达
切莫过度解读80后夫妻卖女案
给生命一份从容的平安
为“绿化”动画片的倡议叫好
人与狗 (小小说)
“不信谁”
的教育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进日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你还记得那部名为《洗澡》的电影吗?电影故事简单,情结平淡无奇,却寓意深刻:当繁花似锦的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遭遇时,是否该尝试着让步,实现彼此的共存与迁就。

  正如在影片最后,弱智的弟弟回忆起那幅高原祖母女长途跋涉去寻找圣湖的画面,“爸爸说,他们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洗澡,圣湖的水不仅能够洗涤身体,而且能够洗涤心灵……”

  洗澡是再家常不过的一件事,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富内涵的意象。公元前1617年,经十一战而无敌于天下的成汤败夏桀于鸣条之野,灭夏建商。鉴于夏桀的暴虐无道与夏亡的经验教训,成汤作《汤诰》要求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并在自己的澡盆上刻下了三句箴言以自勉:“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如此箴言独录于《大学》,其言极简:“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接下来,子舆先生好像也意犹未尽,在《大学》中接连举例:“《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以此论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自我的完善。

  一句被刻在商汤王澡盆子上的话,为何引申出了精神的洗礼、品德的修炼呢?其实无独有偶,在古人眼里不仅洗洗澡可以达到治病修身的作用,而就连照镜子也绝不仅仅是为了顾影自怜。《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此的反观自照,恰如一种精神上的时时洗澡,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也是《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说到底,就是展示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

  时在当下,好像一说起革新图新,就意味着推倒重来的大破大立。其实不然,只要你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时时修正,日日精进,能够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已是弃旧图新“作新民”了。曾带领日本京瓷和第二电电进入世界500强,并在78岁出任破产重建日航董事长的稻盛和夫就曾提出:“应重新认识劳动和勤奋的价值。”在稻盛和夫看来,由于劳动这一行为和价值被过度的“唯物化”,劳动最大的目的成了获得物质的富裕,因此,工作变成了付出时间获取报酬的手段,也成为了大家惯常的思维方式。因此劳动是为了获取金钱报酬而不得不干苦差事,那么少劳多得、尽量工作轻松但可以多挣钱,也就变成了天经地义的想法。

  其实,无论是简单的劳动,还是与人交往,又何尝不是我们塑造人性精进的道场?不信你看,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 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无不生动践行着日进日新的理想大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