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中原内配“一举四得”
工业运行平稳增长 重点指标稳步回升
图片新闻
孟州市产业集聚区
成为省发改委对口联系点
有人 有地 有钱 有服务
请磨快这把“剃刀”
中轴集团“步步登高”
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原内配“一举四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许伟涛)全球最大的发动机汽缸套OEM供应商,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信息化500强,汽缸套行业率先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如此行业地位形成巨大的“势能”,不仅使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汽缸套行业唯一通过欧美国际知名汽车发动机公司现场审核企业,而且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8%,高端市场占有率100%,连续23年蝉联亚洲市场产销量第一。

  中原内配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龙头,关键归功于技术改造项目的厚积薄发。近年来,中原内配凭借一以贯之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一举四得”:整体提升了综合实力,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品市场格局,完善了立体化的科技研发体系,推动了整个汽缸套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2004年以来,面对国际汽车零部件向中国战略转移,中原内配抓住机遇,通过年产1000万只铸入式汽缸套项目、年产200万只重型发动机汽缸套项目,以及与世界500强英国GKN公司合资组建了河南中原吉凯恩汽缸套有限公司,投资3.6亿元建设生产中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发动机的汽缸套项目等技术改造,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产品市场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在巩固国内市场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中原内配还实现了与德国奔驰、美国福特等国外知名发动机制造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速了企业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中原内配通过技术改造,不断完善技研发体系建设。通过承担多元合金化铸态贝氏体灰铸铁汽缸套项目、高性能新型柴油机摩擦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大功率柴油机汽缸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巴西MWM重型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国家工艺技术改造项目,中原内配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独特工艺。同时,中原内配研究开发的20余种汽缸套新材料,填补了我国汽缸套材料制造方面多项空白;研究开发的螺伞滑动珩磨网纹等6项汽缸套内孔形貌加工技术,被全球知名发动机公司所采用;研究开发的多功能全自动浇注机、珩磨自动测量控制仪、汽缸套专用自定心珩磨夹具等装备仪器在行业内广泛应用。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产品市场的多层次、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此,中原内配投资建设欧Ⅳ发动机汽缸套项目,采用联合设计开发无人值守柔性化自动生产线,提高自动化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原内配还在机械加工线采用数控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材料综合回收利用率,年综合回收利用铁屑12万吨,铁屑回收率由35%提高至99%,年节约标煤2.07万吨,减少烟气排放量67.54吨、二氧化硫19.14吨、工业粉尘27.02吨。

  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中原内配通过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推动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原内配还将利用子公司中原轴瓦公司的优良资产和技术,完成对中原轴瓦公司的重组,扩大对相关汽缸摩擦副产品的投资,现已形成年产500万只轴瓦产品的加工能力,最终达到年产轴瓦1000万只的目标,实现设计与主机同步,成为极少数具备汽车零部件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