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秋 通讯员武俪育)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6.3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市工业运行态势平稳,重点指标稳步回升,企业信心不断增强。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6.3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较8月份上升2.7个百分点。
作为全市工业经济中坚力量的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延续了稳步上行的良好势头,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9亿元,同比增长17.8%,较去年同期上升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煤盐联合化工产业、装备工业、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14.4%、19.2%、24.4%、21.8%。
行业发展均衡,重点企业总体生产形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81.1%,有16个行业大类不同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增加值总量前十位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增速超过全市水平。这十大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5%,拉动工业增长9.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8.3%。此外,在全市重点监测的22种工业产品中,有16种产品的产量同比呈现增长,其中原煤、洗煤、盐酸、烧碱、水泥、氧化铝、橡胶轮胎外胎、汽车配件、铝材和发电量分别增长19.8%、11.8%、18.1%、21.5%、20.4%、1%、15.1%、8.2%、32.7%和51.3%。
以风电装备、光伏、光电、新材料为主的四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正逐步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前三季度,全市四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4亿元,同比增长14.2%,较去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23.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