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新区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或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使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创业。
出台积极的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政策。一是出台对用人单位招用辖区农村劳动力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截至目前,共为10家单位发放社保补贴22.79万元,涉及505人。二是适时提高失地农民养老补贴发放标准。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发放养老补贴1411.84万元,实现60岁以上农民养老补贴全覆盖。三是继续实施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助政策,向职业学校毕业的10名失地农民发放教育补助8000元。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65个,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
破解失地农民创业发展难题。新区组织阳庙镇、李万街道、苏家作乡360名被征地农民参加创业培训,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提供政策指导,记录培训学员的贷款情况和创业项目情况。截至目前,共计为44名失地农民发放198万元小额贷款,扶持群众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实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180余人。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新区根据新区产业结构和人员需求,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千人培训”计划,结合辖区各乡镇特点设置不同的培训专业,目前已完成电焊、电工、家政服务、中式烹调等专业培训702人,正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244人,通过“送岗位下乡”等活动实现就业284人,就业率达到40%以上。
扎实推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促进服务。新区召开“送岗位下乡”专场招聘会,将招聘会向下延伸至乡镇一级,在阳庙镇、文昌街道、李万街道组织了3场“送岗位下乡”专场招聘会,近60家企业提供7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群众900多人参加,180余人与招聘单位当场达成初步用工意向。组织培训学校、技校等培训机构参加“送岗位下乡”活动,为农村劳动者搭建“政策服务、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现场宣讲政策,现场进行用工招聘或推荐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市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服务新区,科技强区,人才支撑”大型人才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吸引了6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求职者与招聘单位达成聘用意向者有200多人。
(卢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