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年轻、漂亮、文气,是许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沉着、踏实、任劳任怨是领导及同事对她的评价。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怀着教师的梦想,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将青春播撒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她就是新区杨庄小学优秀女教师——魏芳。
现年32岁的魏芳已经从教7年。对于一个教师来说,7年并不是很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80后”的年轻姑娘,却是人生中最美丽的年华。2006年,毕业于焦作师专美术专业的魏芳带着青春和热情来到杨庄小学,执起教鞭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成为一名乡村老师。
同不少乡村小学一样,杨庄小学也面临着教师紧缺的情况,现在的魏芳不仅是二年级语文教师、全校的美术教师,同时还兼着班主任,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魏芳还肩负校园的美化、板报和学生作品展示等工作。
教语文的魏芳,平时话语并不多。魏芳的领导告诉记者,在工作中,魏芳最大的优点就是同样做一件事,当别人还在抱怨时,她已经默默开始做了,总是任劳任怨,没有丝毫怨言,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她都要求尽善尽美。
2012年,她所带班级在全区教育质量检测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个学艺术专业的教师,如何能够将语文教得如此出色?这正是记者在采访中最大的疑问。魏芳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凡是艺术化的知识,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并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的感觉。”魏芳告诉记者,她有意将语文教学和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点滴中受到艺术熏陶,并且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魏芳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她所教学生的作业,字体工整漂亮,比同龄孩子写得要好很多。魏芳告诉记者,在教学生汉字笔画时,一点一竖、一撇一捺也像画画一样,从细节和兴趣入手,用画画的方法让孩子喜欢写字。
魏芳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总是提前半个小时来上班,到学校后先走进教室,看一看提前进班的学生,给他们辅导一下作业。在她看来,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犹如自己的孩子一样。单亲留守儿童小郑(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个,小郑2009年没有了父亲,母亲又常年在外打工,年近古稀的爷爷、奶奶抚养小郑姊妹三人。魏芳只要一有空,就去小郑家做家访,帮助小郑家里干些家务,关心他的衣食冷暖,小郑也把魏芳当作自己的亲妈妈一样。
魏芳关心爱护学生在全校是出了名的。在一次期末考试中,班里一个学生突然脸色苍白,随后出现了呕吐,试卷、桌子上全是呕吐物。她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教室,原来该生是因为没吃早饭加上考试紧张造成呕吐的。魏芳二话不说,赶紧将呕吐物擦拭干净,给学生接来一杯热水,并鼓励学生要镇定。在她的帮助下,这名学生顺利完成了考试。
从教7年来,魏芳获得的荣誉多达十几个,她所辅导的学生也先后在省、市、区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佳绩。采访结束前,当记者问及魏芳有何理想和目标时,她坦然地说:“我的理想不伟大,也不崇高,就是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