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潇
央视报道,星巴克咖啡在中国的定价为全球之最,星巴克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利润率为32%,美洲地区为21.1%,欧洲地区仅为1.9%,星巴克在中国经营有暴利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商品的价格形成一般遵循价格=成本+利润的公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越低,则利润越高,成本越高,则利润越低。同理,要维持利润,或提高价格,或降低成本,舍此无他途。如果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也出奇得高,经营者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这一块超高的利润自然由消费者买单,那么消费者在什么心理状态下自愿花大钱喝星巴克咖啡呢?
面对媒体的质疑,沉默的星巴克终于在10月21日发表了一篇声明:声称“星巴克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定价策略都是长期的,而且是根据不同产品及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运营成本的动态变化而综合考虑评估和制定的”。星巴克的这个声明十分客气却又语焉不详,内容空洞缺乏数据说明,似乎有应付舆论之嫌。倒是国内一些媒体和网上言论为星巴克打抱不平,认为星巴克赚大钱是光彩的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老话说物以稀为贵,大抵一文不名的偷渡客到哪里都遭人白眼,发达国家的高档奢侈品却能让人趋之若鹜。星巴克之所以风靡中国,除了商业因素外,恐怕崇拜星巴克的心理也是个重要因素。听父亲讲,改革开放初期,戴不撕商标的蛤蟆镜,穿苹果牌牛仔裤,提日产收录机招摇过市,绝对是时尚的象征。
其实,一些国人之所以崇拜星巴克,还在于心理上的崇洋媚外,而崇洋媚外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心理障碍。不跨越这道障碍,中国梦也只能是梦,永远不会成真。奉劝有崇洋媚外心理的星巴克迷们,别让星巴克掏空你们腰包的同时还居高临下地蔑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