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朱传胜)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市首家引进焦磷酸基因测序仪,在全省首家开展焦磷酸基因测序检测技术以来,使不少乙肝患者得到了康复,市民老杨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年64岁的老杨在一次体检中被发现患上了乙肝。虽然家中已有好几位亲人因为肝病去世了,但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患上肝病,这让他一时难以接受。后来,老杨又在多家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都是一样。为了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老杨带着自己的化验单来到北京,通过熟人在一所全国知名的肝病医院找到一位老专家就诊。这位专家看过化验单后告诉老杨,他的肝功能已出现了异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随后,这位专家给老杨推荐了几种口服的抗病毒药物,让他根据经济条件选择。最后,老杨选择了一种价格最高的药物。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杨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有了明显下降。可是,在后面的两个月里,他血液里的病毒含量却不再下降了。到了第四个月,经过复查,老杨血液里的病毒含量竟然升高了。这回,老杨坐不住了:因为他每个月都要花费近千元的费用,治疗4个多月了,病毒还是没有被控制住。
正在老杨一筹莫展之际,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四科就诊。该科主任赵宇亮告诉他,乙肝病毒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功能最完善的病毒之一,非常善于逃避机体的清除,而病毒逃避被清除的方法就是基因变异,像老杨的这种情况就是体内病毒出现了基因变异。
“一般来讲,在没有治疗过的患者体内没有变异株的存在,但是如果一个患者感染乙肝的时间较长,比如超过20年,患者体内很有可能存在两种以上的乙肝病毒亚型,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可能就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赵宇亮说,“此时,就需要进行乙肝病毒的基因测序,以便查明病情,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随后,在赵宇亮的建议下,老杨进行了乙肝病毒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体内病毒已经出现了多位点的变异。于是,赵宇亮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老杨体内的病毒数量很快降到了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治疗方案,每月的花费比原先的治疗方案省了近300元。
赵宇亮 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从事肝脏疾病及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及研究工作20多年,曾在北京佑安医院进修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省级科研成果1项,市级科研成果2项,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