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量有限的那些肌肉发达、披挂金刚铁甲的“大个头”央企相比,长江石油看起来微不足道,算起来是“小个头”。
笔者以为,“小个头”要想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游刃有余,谋得一席之地,甚或是后来者居上,的确需要一种“大智慧”。
现在看来,长江石油牵手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借力发展的战略抉择,就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大智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智力资本是企业诸多生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但凡企业经营者,都懂得人才、智力资本、自有技术的重要性,但如何操作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这方面,长江石油做得就比较到位。其经验就是,借助国际合作中心的智库资源,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行系统性研究,找出既切合企业实际,有合规市场需求,且具有前瞻性竞争优势的发展路径。最终,使智力资本真正变成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市场竞争的实质,在于产品差异化。对中小企业而言,只有专注于建立自身的核心能力,向专业化发展,才能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取得突破,进而占领市场。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影响下,部分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多数企业把原因直接归咎为金融海啸,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家没有足够重视市场环境的变化,错失了企业持续发展的良机。
那么,在这个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时代,众多中小企业究竟该如何围绕企业核心能力,进行资源整合,打造企业竞争优势呢?
那就是“小个头”一定要有“大智慧”。其途径无外乎是,科学制订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信息化建设,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组建专业人才团队,与国内知名企业、科研院所结成研发联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等。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利用机制灵活、决策快捷的优势,单纯地热衷于固定资产投资,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但是在关键环节上却受制于人,无法形成核心能力,使企业缺乏竞争优势。
IBM公司将PC制造部门出售给联想,自己却保留芯片制造。“只有核心能力,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避免受制于人的关键。”IBM亚太区总裁周伟说,“如果没有芯片技术,IBM就会变成一个集成商,在关键环节上将受制于人。”
无论是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都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有准备者,可以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实现超越;对于无准备者,“小个头”永远是时过境迁之后的一声长叹,最终湮没于产业历史的长河中。
“小个头”不是一种宿命,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命运,而凡是命运,永远有好坏两种可能。而在“小个头”的命运中,如何有智慧地谋求核心能力,无疑是最主动的选择。很显然,在这方面,长江石油已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带了个好头,个中滋味,我们就好好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