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孟州皮毛产业上档升级
效能监察节约2718.6万元
焦作民企牵手国家智库
争当苹果醋领军企业
武陟产业集聚区一项目
纳入省工业结构调整计划
工业生产固定投资并蒂花开
李小刚:麦秆作画点草成金
“小个头”的
“大智慧”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小刚:麦秆作画点草成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詹长松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用这句歌词来形容孟州市传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刚与麦草画的情缘,可谓十分恰当。

  现年32岁的李小刚2000年从部队复员后,先后在北京等地打拼,从事过电子产品销售、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2008年回到孟州市。在一次展览会上,李小刚偶遇麦草画,顿时被它的逼真造型、高贵典雅所吸引,萦绕脑海挥之不去。

  “正是这次美丽的邂逅,让我与麦草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的生活也与麦草画紧紧联系在一起。”昨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小刚说。为了更多了解关于麦草画的相关知识,他广泛收集资料,还多次走访名家。

  麦草画又称麦秆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历史,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作一副麦草画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这对于初涉此行的李小刚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但这并没有吓退李小刚。

  “起初,我用每天1000元的工资聘请老师,教我如何制作麦草画。”李小刚说,“理论学习加上反复的实践,我逐步熟练了麦草画的各种制作技法。”看着一幅幅精美的麦草画从自己的手中诞生,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在李小刚看来,每一副麦草画都要力争成为艺术品,稍有瑕疵就不能出厂。记者见到李小刚时,他正在工作室制作一副名为《芦花飞鹭》的作品。记者看到,他把加工过的麦秆裁剪成比头发还细的细丝,然后一丝不苟地拼接成芦苇的模样。他说,每一颗芦苇都需要上千个这样的细丝,而每条细丝在大小、颜色、平整度、光滑度等方面都力求一致。

  李小刚认为,麦草画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创新。如何创新?就是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改进。“从边框到衬板,我选用了质地更好、外观更漂亮的材质,大小尺寸更是根据客户的需要量身定做,力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李小刚说,在做好麦草画传统的花鸟鱼虫、人物风景等内容外,他还开发出了佛教题材10多个品种、中国娃娃系列20多个品种,更是将麦草画与中国书法协会会员的书法作品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麦草画更多的文化内涵。不久前,李小刚设计创作的《中国梦童趣》,荣获了2013年焦作旅游商品全国创新设计大奖赛三等奖。

  即使是艺术品,也离不开市场。为了能让作的麦草画走出孟州,李小刚邀请北京、武汉、郑州等地的多位客商加盟,并在当地设立专卖店。同时,他还走进孟州市的一些大企业,向客商推介麦草画。因为李小刚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开发创作出麦草画的新品种、新工艺,让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为世人所熟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