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的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出炉被广泛视为进一步激活经济的重大制度红利,尤其是新政中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规定,将有效减轻创业负担。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进行的一项调查(88829人参与)显示,59.9%的受访者认为,注册资金门槛的降低,会鼓励更多人创业。77.3%的受访者自己就愿意尝试创业。92.4%的受访者之前就有创业的想法。
“新规定给高新技术行业以及服务业带来的好处最为明显。”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王丛虎说,因为高技术人才在高科技领域创业时的技术资源一般很丰富,但固定资产较少,因此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抵押贷款。相比制造业等实体性的行业,注册门槛降低会给高新技术行业和服务业带来更多的机会。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刘涛雄认为,减少注册资本尤其有利于草根创业者和小企业的创业发展。新政策对于整个经济向创新型发展也有一定益处,因为创新可能来自于两类:一类是已经存在于市场的企业进行创新;另一类就是新的创业者进入市场。新的企业或个体的创新性产品和想法进入市场,就像鲶鱼一样,对于已经在市场上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压力和动力。它们被挤压、逼迫着活跃起来,对整个创新机制就会产生很大影响。
受访者认为,向市场放权是个信号,不仅会“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激情”(30.0%),也意味着“行政审批减少”(20.0%),使得“小额资本也能有大作为”(17.0)。另外,也将“促进创新性产业发展”(15.9%)和“破除垄断、激活民间资本”(14.5%)。
王丛虎认为,新的改革措施会促进市场主体增多,但也会给投机钻营者提供便利,造成良莠不齐。因此,政府首先应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否则将导致消费者对市场主体可靠性、经营能力和品格的怀疑进一步加剧,这反而对创业者是沉重的打击。
对于一些创业者面临的困境,政府可以向一些我国急需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创业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或者税收优惠,甚至政府购买的方式予以扶持。美国硅谷和日本高新技术创新的初期,都是政府直接购买创新产品。这样,这些搞技术的人就不用跑销售,可以安心创业。
调查发现,36.4%的受访者称,身边有不少白领为了自己的“创业梦”,平时下班后会去摆摊。
王丛虎指出,政府应主导建立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更多人参与创业,比如让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运营情况和信誉程度透明。民众了解途径增多,配合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才会增强对市场主体诚信的信心。
调查中,受访者普遍提出,要扶持创业还应给予更多支持。“减免创业初期税费负担”(32.1%)、“鼓励民间资本小额贷款”(20.8%)和“精简监管程序真正放权”(14.9%)的呼声最高。不仅如此,“政府给予更多政策支持”(13.0%)、“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机会”(8.2%)等也被视为重要的改革期待。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