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李振国) 11月12日,笔者从焦煤集团有关部门了解到,为抵御市场“寒流”,焦煤集团牢固树立“抓煤质就是增效益”的理念,把强化煤质管理作为一项效益工程来抓,坚持源头控制、过程把关、严格考核,确保了商品煤质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源头控制保煤质。焦煤集团成立了源头煤质检查组,每天到现场检查煤质管理技术措施的落实、块煤防破碎设施、煤矸分采分运、工作面顶底板及现场管理情况等,并对煤质保障设施实行挂牌管理,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执行源头煤质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实施采掘头面煤炭质量评价,促进源头煤质管理。该集团对原煤质量出现异常的矿井,派人驻矿督导,并增加监督检查的频率,协调、督促提高原煤质量。同时,该集团加大煤质抽查力度,制订月度抽查计划,分片责任承包,提高抽查的针对性和质量,消除监管盲区,从源头上保证了煤炭质量。
过程把关提质量。焦煤集团积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和配煤工艺,加强对洗选加工过程的指导,对洗选加工过程实行动态检查、随机检查,对重复发生的问题,加大处罚力度,调动选煤厂抓煤质的积极性。同时,该集团实施商品煤质量预警机制,商品煤质量异常时,及时传递异常信息,并积极与用户沟通,避免商务纠纷;加强采制化管理,现场不定期抽查,避免在质量检测过程中违反国标及有关规定的现象,杜绝以次充好、质级不符、虚报质量问题。
严格考核促提升。为激励各生产单位提高原煤质量,提高块煤和洗末煤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率,焦煤集团专门下发了《关于调整原煤质量和产品结构考核办法的通知》,对原煤发热量、块煤率指标考核办法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大了奖罚力度。该集团还实行主要煤质指标数据对标管理,并按照焦煤集团煤质管理办法,对各煤炭生产加工单位月度煤质管理效果、主要煤质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使商品煤质量不断得到提升,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