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那时读书正年少
菊香蟹肥月儿圆
涟 漪
母亲今年九十八
潭瀑峡
习 惯
云台山诗二首
独 处 乐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菊香蟹肥月儿圆
□吕秀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秋天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的这句诗长期驻扎在我的心中,成了我对秋天最好的解读。

  每到秋天,一片片落叶像一只只疲倦的蝴蝶悄然滑落,激起我心中的层层涟漪,于是,对故乡的记忆像着了水墨的宣纸一样,一点点晕染开来……

  秋天的故乡美得让人心醉。月正圆,蟹正肥,菊香悠远。月下海边喝酒品蟹,与友人畅谈,真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让你大饱口福,品人间美味;大饱眼福,观潮起潮落;大饱耳福,听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这样的场景,总让人心之所向,梦之所往。

  我的家乡在胶东半岛渤海湾中的莱州湾。莱州湾盛产300多种海产品,其中梭子蟹、大对虾、大竹蛏、大文蛤味道鲜美,被誉为莱州“四大名鲜”,是古时的贡品。莱州梭子蟹因其头胸甲中部宽大,两侧尖细,形似织布用的梭子,故而得名。由于莱州湾独特的多为沙泥、细沙的海底底质,饵料生物又十分丰富,因此所产的螃蟹个头大、肥满度好、味道鲜美而众口皆碑,它是烟台第二个地理证明。

  螃蟹,自古至今,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古有“无蟹不成肴”“有蟹成贵席”等说法。我的家乡就流传一种说法:“吃肴不能先吃蟹”。如果入席先吃蟹,再吃其他菜肴,就觉得其他菜肴不可口了,这可见蟹是美味抢口之极品。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详尽地描写了贾府少爷、小姐、夫人们在深秋,借着皎洁明月,品尝螃蟹时的欢乐和谐场面以及吃蟹的方法,盛赞“横行公子”的美味可口。林黛玉等人以食蟹为题所吟诵的诗篇,把王孙贵族赏蟹、赞蟹、吃蟹的欢乐情景和情怀,惟妙惟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读了“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佛清风菊带霜。”教人对螃蟹馋嘴流涎,月下欲试,痛饮千觞。

  说起吃蟹,南方与北方是有区别的。南方人吃蟹的场面都伴着舒缓的江南小曲,身着旗袍的女子温婉动人,优雅地拈着一只红彤彤的蟹,用工具轻轻敲打,继而勺子、签子依序使用,吃到最后,蟹壳未发生变化,却将蟹整个食入肚,结尾处再把手指放在口中那么轻轻一吮,不知迷醉了多少人。

  比起精致的南方人来说,北方人吃蟹就酣畅淋漓多了。每到秋天,家乡人吃蟹的场面令人难忘。圆桌的中央,一大盘橘红色煮熟的海蟹,一只只“螯封嫩玉双双满,壳近红脂块块香”,任何画家笔下的醉蟹图在此都会黯然失色。打开蟹盖,一股香喷喷的气味扑鼻而来,又白又嫩的蟹肉,橙红的蟹黄,令人口舌生津,亲朋好友围坐一起,吃蟹、呷酒,谈笑风生,喻古论今,惬意极了。

  家父在世时,每年的秋天,只要我们一回家,他老人家总是每天早早起床,赶最早的鱼市。等我们吃过早饭,他老人家才拎着一大兜肥肥的梭子蟹兴冲冲地回来,然后把这些横行霸道的铁将军们放在水龙头下冲洗,之后,放入笼屉清蒸。通常情况下,大火烧开后,只需一刻钟的时间即可。掀开锅盖,原来青灰色的螃蟹盖变成了抢眼的橘红色,丝丝的香气在小屋里蒸腾着,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诱惑得我们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于是,出锅入盘,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围在餐桌前大快朵颐,此情此景,让人销魂。

  我的心中一直珍藏着一个名字:故乡。故乡秋天的记忆中一直蛰伏着一种渴望,什么时候能与亲朋好友在明月菊香中,呷酒品蟹,一解思乡之苦。故乡啊故乡,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你的怀中,驮满身的腥味而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