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阅读提示
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焦作市肿瘤医院、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先后获批挂牌,介入技术准入资格全市唯一全部获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这无不是市第二人民医院雄厚实力的生动体现。
没有技术,行医就是纸上谈兵。毫无疑问,技术是医院发展的命脉。近年来,该院用“比别人快半步”的思路,抓住医疗技术创新这条主线,不断攀登医学高峰,使医疗技术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
优势学科凸显技术实力
“看肿瘤到二院”这句话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因为市第二人民医院能够“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 而这,得益于该院大医精诚的探索精神,得益于令人翘首的先进技术。
前不久,该院普外二区主任乔祖俊在同事的配合下,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例腹腔镜下胰腺肿瘤胰体尾脾联合切除术。目前,此类手术只在国内少数大医院开展。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填补了我市腹腔镜胰腺手术的空白,还标志着该院普外二区的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
在该院,像这样的高端肿瘤手术还有不少。难怪,到该院参加河南省肿瘤高端论坛的专家们在参观考察后发出这样的赞叹:“在肿瘤治疗方面,焦作二医院很在行。”而一组技术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该院在我市最早成立了乳腺病专科;率先在我市开展了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乳房再造术、乳腺癌淋巴结活检术等;最早开展了超声定位下乳腺亚临床病灶活检术、钼靶X线立体定位下乳腺亚临床病灶活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系统化规范化综合治疗以及术后康复整形等方面填补了多项市内空白。成立我市唯一一个专门诊治妇科肿瘤的科室,并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阴式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多项新技术;中、晚期宫颈癌的根治,卵巢癌、外阴癌的根治,子宫内膜癌的根治,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综合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立我市最早的肿瘤治疗专业科室,而且还是我市唯一一家连续两次获评焦作市肿瘤重点学科的科室,率先在全市开展综合治疗,采用全身化疗、腔内化疗、椎管内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精确放疗等国内外先进技术治疗各类肿瘤患者2万多人次。放疗科率先在我市开展放疗技术,利用我市首家引进的适形放疗系统、X刀及直线加速器等设备治疗患者3万多人次,有效率达98%;心胸外科在我市率先开展食管癌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在我市首家开展脑干肿瘤切除术;耳鼻喉科在我市率先开展全喉切除加发音管植入治疗喉癌手术……
在介入领域,该院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在今年夏季,省卫生厅公布的河南省首批准予开展的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人和综合介人诊疗技术医疗机构名单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部上榜。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神经血管介入领域,该院成为我市唯一一家获批准入资格的医疗机构。
据了解,早在1998年,该院就在我市率先开展了神经介入手术。如今,国内能开展的神经介入手术,在该院均能开展。从治疗患者的例数等指标上来看,目前该院神经介入技术全省排行第三,仅次于省人民医院和郑大一附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神经内科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开展的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模式被写入2005年河南省神经病学发展纪实,代表了当年河南省神经介入发展水平。该院在神经介入技术方面的优势,也得了神经介入材料生产厂家的认可,Winspan支架、 neuron导管、 penumbra取栓装置等生产厂家在我市仅对该院供货,不少神经介入生产材料的新型产品均选择该院首先使用。而该院也凭借其在神经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的优势,顺利地被原卫生部选定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据了解,这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入选该项目的医院。
不仅如此,在心脏诊治领域,该院也是奋起直追,倾力打造心脏诊治领域的“航空母舰”,进而成为我市医疗界的后起之秀。目前,该院开展的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腋下小切口先天性心脏病等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些学科的发展壮大,让该院诊治患者的能力显著增强,一些原本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才能看好的疾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
创新驱动抢占技术高地
尽管在一些学科领域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该院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内、国内一些知名医院相比,其技术上的差距依然明显。为此,该院决定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医疗诊治制高点,追赶国内先进医疗技术,提升整体服务患者的能力。
该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技术创新的大幕就在该院拉开。在去年8月份举行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该院独立完成的一项科技成果《高场磁共振对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打破了我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连续多年与医疗领域无缘的局面;甲状腺乳腺外科二区主任许菊萍开展的“超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技术研究”,获得了市政府2011年科技计划经费支持项目10万元,实现了该院在全市科技计划立项上零的突破。而这些,仅仅是该院开展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
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该院不少医生成为技术创新能手。其中,该院骨科一区主任陈长青表现尤为突出,他创新开展的坐位局麻下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这项手术模式名扬全国。今年5月初,《健康报》总编辑刑远翔到基层采访时,在该院了解到这种手术模式后,对在地市级医院工作的陈长青能改进这项创新手术感到十分吃惊,因为这种手术模式在全国也鲜有开展。刑远翔让陈长青把这项手术的经验写成稿件,刊登在该报向全国推广。此外,陈长青还在手术期间发明改良了手术器械,其中有3项已获得了国家专利。
为了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全院员工向“高、精、尖”看齐,该院去年召开了首届科技创新大会,并一次性拿出数十万元,奖励2012年度9名获得市科技成果奖的医务人员。
“引入八方之风,聚合内外之力,瞄准前沿,强力推进技术创新,这就是我们的选择。”该院院长李富梅说,为了助推技术创新,该院对技术创新项目的人才实施了重金奖励,政府奖励多少,医院就同额再奖励多少。这项举措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少专业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该院医务人员开展新业务680项,获国家专利7项,获省、市科研成果奖8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40部。
人才引领医院全面发展
一所综合性医院的整体科技实力,需要汇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不过,要引领医院快速全面发展,关键要靠才人,尤其是一大批学科领军人才。
在该院,“构建有利于人才团队成长的机制”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该院按照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从上争取人才合作,从下挖掘实用人才,做到为我所用,并依据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等。近年来,该院引进高学历人才100余名。
此外,该院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打造各类学习型平台,加大培训力度,促使该院医务人员快速成长。
在“走出去”方面,该院除了向全国知名医院选派人员进修外,还精挑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去年年初,妇瘤科主任王虹被该院推荐到省卫生厅组织的对外交流项目省内选拔赛。凭着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王虹被公派到德国进修学习3个月,并从中学到了不少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今年,该院抽派骨干人员到新加坡进行交流学习,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了向国际水平看齐,达到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目的,去年7月份,该院首届青年骨干英语培训班在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正式开班,首批20名青年骨干医生参加培训,这为以后出国学习交流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请进来”方面,该院相继承办了全国腹腔镜会议、河南省肿瘤高端论坛等43项学术会议,邀请了医学专家陆士新院士、新加坡中央医院院长吴汉昇等5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
去年5月份,国际肿瘤防治学术交流会暨市妇科肿瘤学术年会在该院举办。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迈阿密达德学院、纽约理工学院、底特律梅西大学的多位专家教授为参会人员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并进行学术交流。
今年夏季,德国心脏病专家和口腔专家先后来到该院坐诊,使得该院与德国的医疗技术交流渐入佳境。此外,该院还先后与北京肿瘤医院、北大附属第一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并设立远程会诊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与合作渠道。
如今,该院不少医生已成长为我市医疗界的“大腕”,其中有十几名科主任在各自专业担任全市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成为我市医疗行业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