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医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虚寒体弱,不妨试试艾灸疗法
冬季养生先防寒
情系患者 奉献爱心
胃寒常喝姜糖酒
基层“治未病”服务有了指南
阿胶的功效
运用经典方剂
治疗胃肠疾病
你了解地黄丸吗?(一)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治未病”服务有了指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日前,笔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工作指南》(试用稿)(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指南》将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的评价参考和依据。

  《指南》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将按每万服务人口配备0.5~1名“治未病”服务工作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及其他从事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应当每年接受80学时以上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与技能在岗培训,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和护师(士)应接受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应接受中医药政策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知识培训。

  《指南》明确,服务对象为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社区居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为重点服务人群。

  《指南》还提出,社区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不仅能享受到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治未病”技术,还将获得体质辨识、制订个性化中医健康调养方案等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将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建立中医药健康管理专项。除开展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老年人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还将开展对孕产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基层医疗机构还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宣传活动,传播中医养生、慢病调养和健康生活方式;针对季节性易感疾病、传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并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            胡 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