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王秋生
听说孟州市环保局有个“廉政菜园”,11月20日一大早,记者带着好奇心到环保局一探究竟。在办公楼后,记者看到,不到200平方米的菜园被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十几个小块,大的有20平方米,小的有15平方米。每块小菜地的地头儿都栽着一块标牌,上面清楚地写着小菜地的“主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控中心、环境监察大队……环保局里的部门是“一个都不少”。
每块地里都种着一两种时令蔬菜,绿油油的小白菜,飘香诱人的香菜,刚破土露出嫩芽的麦茎……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正在采摘小白菜的该局职工食堂刘阿姨说:“这菜新鲜,没有打药,中午吃捞面条,用清水洗一洗就下锅了,味道鲜着呢。”
2011年初,该局后院还是一片荒草地,既不美观也容易滋生蚊虫。为将这片荒地充分利用,局领导班子决定将后院荒地改建成菜园,菜园的名字就叫“廉政菜园”。这菜园既降低了“廉政食堂”的运营成本,又保证了大家的伙食标准。
2011年6月,“廉政菜园”经过全局员工的共同努力平整到位,由该局办公室牵头,将整块地按照科室大小,人员多少划分成11块责任田,在每块责任田里竖起责任牌,标明“主人”的名字。哪一个科室的责任田管理得最好,蔬菜长得最旺,一目了然。为确保“廉政菜园”有人种,有人管,该局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廉政菜园”建设实施意见》,将“廉政菜园”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情况纳入到每一个科室的年终考评,确保蔬菜种植质量。
主管该局食堂的李师傅告诉记者,自建立“廉政菜园”起,菜园已经种植蔬菜6茬儿了,全局职工食堂日常用的蔬菜百分之八十都来自“廉政菜园”。截至目前,环保局与同规模但未建立“廉政菜园”的该市政府部门相比,仅在蔬菜采购这一项上的花销就降低了80%。“廉政菜园”和局内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廉政课堂”“廉政食堂”等一系列具体的廉政举措共同构建起局内职工“防腐拒变”的工作、学习、生活“大环境”。
“‘微廉’,就是指极小的廉政举措与行动。廉政建设在抓大的同时也不能放小,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做起,通过点滴的改变,让廉政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该局局长李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