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翟艳)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日前市环保局通过了省文明办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考核组对该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年度复检。考核组听取了市环保局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汇报,并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对该局良好的创建氛围和规范性的创建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市环保局局长翟传森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坚持改革创新、常创常新,坚持常抓不懈、制度化管理,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努力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为我市环保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道德支撑。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该局始终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加大组织领导和工作推动力度,从组织、制度、资金上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坚强保证。今年年初以来,该局投入近100万元建设了两个宣传大屏,宣传文明创建活动,拟定文明用语56条,滚动播出3600余次;投资近10万元建设了志愿者服务站,开展文明服务活动;组织网络志愿者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正能量宣传信息7000余条;展出各类宣传展板120块次,发放文明宣传手册2000份,印发农村环保小常识6000份,编印发放诵经典300本,举办各类创建知识讲座、观看专题宣传片近20场次。
该局以文明执法、优质服务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一是抓政风建设,促文明执法。该局先后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12场,参加企业143家;下发调查问卷143份,收到回复邮件85份,梳理意见和建议19条。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该局及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分工,逐条进行整改,文明执法的理念得到全面贯彻。二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截至目前,该局对70个项目提出了环保实施建议, 对36个在建项目进行了追踪回访;组织技术部门对全市166个重点项目进行免费预评估,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三是实行贴心服务,树立窗口形象。环保窗口始终坚持以“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个笑脸”为工作基调,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做到工作靠前、服务靠前,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行“无缝隙”贴心服务。2013年,环保窗口9次被评为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省级优质服务窗口。
该局还将学雷锋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结合环保工作实际,制订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一是开展结对帮扶学雷锋活动。以改善农村区域生态环境为重点,开展农村结对帮扶学雷锋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23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131个省级、197个市级生态村。二是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整治。今年,结合焦作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该局积极申请中央、省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404万元,为7个初具规模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总投资2160万元,建成后可使近9万人受益。三是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该局积极组织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家庭、社会公益机构,开展扶贫济困、尊老敬老、帮孤助残等活动;组织志愿者服务队5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000余棵;12人次义务献血近1万毫升,该局的张盈盈、孙华锋入选造血肝细胞库;开展“手牵手”结对帮扶爱心助学活动,慰问困难职工,发放慰问金1万余元;组织慰问生病住院职工2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6000余元;为4名在职职工办理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互助,获互助金12万余元。四是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冬至、春节期间,该局组织女职工开展包饺子比赛等民俗活动,传承了传统节日文化;清明节,组织开展纪念英烈扫墓活动、网上祭奠英烈活动;中秋节前夕,组织青年志愿者10余名,为武陟县御坝村29户低保贫困户、9户留守儿童送去月饼、粮油和书包,与市科协结合开展科技大篷车下乡、中秋节签名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拔河、趣味运动会等活动。
该局以高起点定位、全方位联动、多渠道拓展为原则,先后开展了三期“道德讲堂”活动,宣传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代表的6个先进人物事迹。
今年年初以来,市环保局先后获得市政府目标管理一等奖、完成省政府环境保护目标优秀单位等48项称号,有46人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截至目前,全市环保系统10个县市区环保局有3个为省级文明单位,7个为市级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