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国利 通讯员旭祥、高成)11月30日,记者在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运行处了解到,通过改进烧碱二次盐水精制工艺,使二次盐水精制工艺过程中螯合树脂的再生时间,由1天延长至3天。以年产24万吨的离子膜烧碱装置计算,昊华宇航年均减少废水排放4.6万立方米,增加经济效益160余万元。
这一全新工艺,保证了二次盐水质量达标,有利于电解槽的经济稳定运行,延长了螯合树脂塔再生周期,酸碱废水全部得到综合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据了解,目前国内氯碱行业二次盐水精制均采用螯合树脂塔两塔串联运行模式,一塔线外再生工艺,基本每天再生一台塔,以年产24万吨的烧碱装置为例,每天会产生再生酸性废水199立方米,碱性废水215立方米。国内同行普遍做法是将酸碱废水回收至废水槽送至污水处理站,该方法不仅增加了外排水量,还会造成外排水氯离子间歇超标问题。
昊华宇航技术研发处处长王松波说,2012年以前,在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昊华宇航二次盐水精制产生的废水中,氯离子含量在1200 mg/L以上,并且废水总量每年高达13.8万立方米,治理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针对二次盐水精制工艺产生的废水量大,治理难度大的问题,昊华宇航于2012年6月,组织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以提高二次盐水质量为基础,回收螯合树脂塔再生酸碱废水,实现废水零排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施过程中,针对再生废水总量大、氯化物含量高的问题,昊华宇航制订了延长树脂塔运行周期减少再生频次的方案,目的在于减少废水量。其具体办法即,将螯合树脂塔两塔串联运行,改为三塔串联运行,每3天进行一次倒塔操作,确保二次盐水质量稳定达标。针对螯合树脂塔塔径较大,再生时存在偏流,塔内存在没有完全再生的螯合树脂,影响螯合树脂吸附能力的问题,昊华宇航在盐酸再生和碱再生后,分别增加2个小时的浸泡时间,使塔内分布不均匀的盐酸和烧碱溶液通过扩散,达到均匀分布的目的,使塔内死角部分的树脂能够得到充分再生,减少了再生使用的盐酸和烧碱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废水成分和企业实际情况,昊华宇航将树脂塔再生酸性水与碱性水分别进行回收利用,酸性废水回收至氯化氢合成、氯乙烯合成工序,用作生产废盐酸的吸收用水,碱性废水回用至一次盐水化盐使用。
如此而为,昊华宇航彻底解决了烧碱生产过程中螯合树脂再生酸碱废水量大、氯离子含量高、容易造成总排水氯离子及PH值超标等问题。与此同时,昊华宇航三塔串联运行,还有效解决了树脂塔的冬季防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