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点项目专题报道组
曾经,庄子在《逍遥游》中记载,北冥有鱼名为鲲,化而为鸟名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如今,远在1400多公里之外的重庆大江工业公司“投子”焦作,以宏大气魄投资23亿元在焦作新区建设大江重工(焦作)装备产业园项目,不仅在焦作经济转型上又有了一重大突破,还改变了企业的自身业态,形成了“双基地、双主业”格局,即在重庆基地以汽车零部件为主业、在焦作以能源装备为主业两翼齐飞,向自己的“百亿大江”梦想迈出了重要一步。
11月21日上午,本报重点项目专题报道组走进大江重工(焦作)装备产业园项目现场,近距离地感受大江重工的“化鹏之变”。
“战略契合,合作共赢,从来都是双方合作的基础。”随行的大江重工(焦作)有限公司行政科科长王刚告诉记者,大江重工之所以选择落户焦作,看中的正是焦作有着较为完整的产业基础、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此举更有利于大江重工抢占山西、河北、新疆、内蒙古等能源装备市场。
说话间已走进总装车间,但见高14米、四跨的钢构厂房内可谓是“四面开花”,无论是高处的桁梁上,还是地面上的生产线,处处是工人忙着安装调试设备的身影。记者看到,有两排高大的热处理通道已初步成型。“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会使结构件发生变形,必须通过回火热处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王刚说。
“液压支架的关键工艺就是焊接,它与像作画一样的线路板焊接不同,更像是把两个部件‘嫁接’到一起,必须保证两个部件牢牢焊接在一起。所以,对工装设备要求更高。”顺着王刚的手指,只见在偌大的厂房内,110台巨大的天蓝色翻转机已部分安装完毕。
据介绍,整个车间由西向东依次以U型线摆放着下料、焊前机加、焊接、热处理、焊后机加、抛丸涂装、总装等生产线,完全按照精益生产要求进行布置,全新购置数控精细等离子切割机、数控火焰切割机、结构件焊接机器人、高端数控专机、总装配线、抛丸涂装生产线等高水平加工设备近500台套。其中,由大江重工自己设计论证并安装的总装配线是国内第一条专业液压支架装配的流水生产线。
不仅如此,在厂房北边的窗口边,还一字排开着5台长着两条机械手臂的独特设备。“这可是德国进口的卡尔克鲁斯弧焊机器人,在世界弧焊行业具有‘劳斯莱斯’之称,每台要300多万元呢。”正在进行安装调试的设备厂家技术人员张少林说,这款弧焊机器人除了能实现智能控制,还可实现两个工件同时全方位焊接,不仅比手工焊接效率高,且具有很强的焊接稳定性。
据悉,液压支架核心部件油缸由大江重工重庆基地生产,其为国内同行业中第一个使用激光熔覆技术进行油缸表面涂层,大幅提升了油缸的使用寿命。而其他小的结构件与机加外协产品,将在焦作本地进行采购配套。①5
上图 大江重工(焦作)装备产业园项目联合厂房内的涂装生产线。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
项目链接
大江重工(焦作)装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3亿元,以生产制造高端液压支架等能源装备为主业,共分两期建设,一期年产6000架高端液压支架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总额约1.5亿元。二期能源装备项目计划投资13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总额约1.8亿元。
目前,整个项目进展比较顺利,两个主要的生活设施宿舍楼和食堂已经通过验收,正在进行生活设施安装;联合厂房钢结构施工也已基本完成,土建施工也接近尾声,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小单体和厂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施工,力争在12月底前实现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