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岳 静
本报通讯员 何京辉 韩 娟
12月3日,记者来到武陟县圪垱店乡王伊村,虽值初冬,王伊村的苗木种植基地里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该村的留守妇女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苗木修剪、冬季测土配方施肥、防治虫害等实用技术。
“大冷天我们在家也没啥事,来到这儿,不仅能了解致富信息,还能听到农业专家现场讲课,这机会很难得。”该村村民张秀琴告诉记者。
冬天一到,开始猫冬,这在以前是该村村民,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的普遍现象。但现在,利用冬季农闲的时间忙着为自己“充电”,学习农业技术,了解致富信息,交流创业经验,成了该村留守妇女中的新时尚。
“以前一到冬闲时节,家里男人都出去打工了,俺们妇女在家要不就走走亲戚串串门,要不就相约几个姐们儿‘斗斗地主’晒晒太阳。现在,多亏了这些走村入户的专家,让我们在冬闲时节学到了科学种养知识。”刘月娥告诉记者,她通过冬闲时节技术送到家门口的活动,轻轻松松学到了新技术,准备明年培植2亩果树苗。
据了解,今年入冬以来,圪垱店乡充分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农村留守妇女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活动。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农业网络平台,开设“空中课堂”,让村民及时了解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致富新信息,并聘请县农技专家现场答疑解惑,邀请科技致富能人到各村农民学校传授致富经验,交流创业心得。截至目前,该乡共举办各类培训12期,参加群众达800余人次,发放科学技术资料1200余份,现场解决问题150多个。
“相对而言,农民冬天的时间比较充裕,我们要多办一些送技术到家门口的活动,努力把冬闲时节变成农民,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的‘充电’时间。”该乡乡党委书记冯会民对记者说,“利用冬闲时节为村民“充电”,将为今后全乡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