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本报通讯员 王 星
日前,记者来到修武县岸上乡岸上村,正在清扫街面的保洁员张须堂听记者问起这里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自豪地说:“别看俺这岸上村不大,名气可不小。农业部第一批1100家美丽乡村试点,就有俺村;河南省第一批70家美丽乡村试点村,还有俺村。俺每天给村子‘梳妆打扮’,你说重要不重要?”
记者了解到,岸上乡已经成功通过了国家卫生乡镇、国家园林乡镇的验收,目前正加快建设美丽家园。岸上乡保洁公司共有41名保洁员,负责全乡11个村的环境卫生工作。岸上村、古洞窑村、纸坊沟村和一斗水村4个村还被列入2012年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计划投入资金1065万元,建设环境整治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全乡垃圾基本可实现无害化处理,日处理能力达24吨,使用年限15年。
记者在岸上村村西的人工湿地看到,污水处理收集系统正在工作,这个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400立方米,采用厌氧加人工湿地的方法,把一股股流入的污水变成汩汩清水流出,用于灌溉树木。
行走在岸上村,记者发现进入旅游淡季的家庭宾馆正在忙着上档升级。田园牧歌宾馆经理卫佳欣在重新装修宾馆之余,还关注着天然气入户问题。她告诉记者:“我们家每月得花1000多元购买煤炭,如果用天然气的话,每个月用500多元就行了,既节约又环保。”
针对家庭宾馆各种电线交织成的“蜘蛛网”与美丽乡村不和谐的问题,岸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庆坡说:“县乡领导带领我们村两委会干部到浙江省桐庐县、桐乡市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学习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看到桐庐县都是三线入地,下一步我们也打算把‘蜘蛛网’埋进地里,还准备把全村建筑物重新喷绘,在街道上铺上鹅卵石路面,设置移动式花草盆景,打造岸上乡的‘王府井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