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博爱县孝敬镇成功从浙江省引进雷竹经济林种植暨菜笋生产项目。该项目位于孝敬镇赵郭村,总投资100余万元,按照“南笋北种”的模式,流转15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雷竹。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丰富孝敬镇特色农业种植种类,有力地提高土地使用价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该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思路,坚持“依靠科技增效益、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的原则,积极引导群众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程度。该县要求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农村实情的发展规划,将实施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业园区和集中连片发展日光温棚种植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并做到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造标准、统一种植模式。目前,该县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占全县农村土地家庭承包面积的22.6%,初步建立了83个规模种植区,形成了以土地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涉农企业流转的三种主要流转模式,参与流转的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
提供科技支撑,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该县乡镇、村两级和农业园区通过多种途径聘请农业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先进地区的农民技术员和当地“土专家”,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以及新的种植模式,重点推广日光温室国外新品种、绿色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建造技术和避雨式葡萄生产技术,扩大卷帘机、微耕机、移动式喷雾器、频振式杀虫灯等使用范围。目前,该县蔬菜标准化生产田已达12.6万亩,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1个,成为豫西北、晋东南知名的商品蔬菜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年可实现产值9亿元。另外,该县推广的茄子嫁接技术,彻底解决了茄子不能重茬种植的技术难题,推广面积全省最大。
扶持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该县抓好科技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和经销大户的培养,通过他们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做到了管理规范、服务全面和带动力强;各村根据本村的主导产业,培育和扶持了2~3个蔬菜、林果、食用菌、农机、植保、饲养和沼气等专业合作社,并积极争创国家、省、市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发展规模农业、优质农业和品牌农业。目前,该县8个乡镇已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95家,组建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家,合作社注册资金总额达5.6亿元,入社社员1.56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近5万户,农户覆盖率达53%。
依托产业化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该县充分发挥当地环境优、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引导广大菜农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并加大农药、化肥的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有害物质的侵入。同时,该县严格按照无农药残毒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了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建立了多个农产品安全检测室,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另外,该县还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加工、深加工,使农产品从初级化转向精细化、高档化,由街头地摊转向超市货架,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