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挂号、找医生、缴费、做检查、拿结果、开处方、缴费、取药……到医院看病,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楼上楼下来回排队缴费。遇到患者多的时候,往往是看个感冒也要花一上午的时间。
几天前,在焦作新区一家企业工作的王先生得了重感冒,他就近到焦作同仁医院治疗,在这里他感受到信息化的便捷,对推进“数字医院”建设有了更高的期待。
“请登记您的个人信息。”因为王先生是首次到这所医院看病,在导医台,接待护士为他填写了一份就诊患者信息表,随后拿着这张信息表王先生到办卡窗口缴费办理了一张就诊卡。
记者注意到,这里没有挂号窗口,到这里就诊的患者拿着自己的就诊卡,在信息查询机上一刷,触屏选择科室和医生,就会得到一个就诊号,记住这个就诊号,到医生所在诊室等候叫号。
拿着就诊卡,王先生来到内科诊室。医生首先在诊室的电脑上刷患者信息卡,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王先生的个人信息,经过详细问诊,在查看到王先生扁桃腺肿大后,医生建议他先进行血常规检查。
轻击键盘,此次病情记录在案,随后检查单显示在屏幕上。医生提醒王先生直接拿就诊卡到检验窗口抽血就行。在检验窗口,就诊卡一刷,王先生要做的检查项目一目了然,打印机直接打出电子码,医务人员将电子码贴上采血试管,随即完成了对王先生的采血。
不用再等上几十分钟拿化验结果,待王先生回到诊室,检验科已将检验结果传输到医生诊室,处方直接由医生输入就诊卡,相关信息同步通过内部系统传至相关科室,同时完成划价。到药房取药后,王先生结束此次就医。“不用排队,不用楼上楼下跑来跑去,方便多了。听医生说,将来这些信息还能同步以短信方式发送到个人手机,这样的医疗服务很贴心。”王先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字医院”带来了便捷。
在患者感受便捷服务的同时,医生也体验着信息化带来的高效率。“传统病历和化验单多是医生手写,容易造成误写和误看。电子病历不仅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而且更加规范,医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病人交流。”该院副主任医师李新菊从医多年,她说数字化诊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效率。
“所有病情数据包括检查报告、病历、药单等,全通过医院的信息网络在临床科室与辅助检查部门中传输。”该院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卢一悦说,过去诊病,医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浪费在写病历上,而现在改用电子病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计算机管理,也避免了人为的疏漏。
“孩子入院后,做每项检查、使用每种药品、手术情况、每日清单,甚至病史、家族遗传史等信息都可以从病房的查询机中直接调取。”21岁的娜娜因心脏病在该院心内科接受介入治疗,住院一周来,她的母亲毋女士对医院诊疗信息的公开很满意。娜娜的主治医师张素清坦言,这样既减少了出错的可能,也方便将来医生和病人查询,有助于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建设“数字医院”,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方向。焦作同仁医院在建设之初就注重应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科学设计门诊流程,优化医院管理,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推广价值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