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知责、知足,既是党员干部加强品德修养之根本,又是立身做人之要义。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必须解决知恩、知责、知足的问题。
——摘自市委书记孙立坤在为我市党员干部上党课时的讲话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副挂在内乡县衙的名联,自问世以来广为传诵。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考察时,专门把这副对联念给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们听。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其含义更加深刻。
市委书记孙立坤谆谆告诫党员干部要知恩,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让大家明白一个理儿:弄清当官为了谁,做到牢记宗旨不忘本。
知恩,这是做人的道德良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除了要知父母养育之恩,还要知人民哺育之恩、组织培养之恩、同事帮助之恩。
铭记人民哺育恩。陈毅元帅说得好:“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人民都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为民都是我们的本色所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社会舞台的真正主角,在思想深处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在思想认识上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感恩谁”的问题。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夯实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基础,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决策,描绘的“十大建设”的宏伟蓝图,没有一项不是从焦作366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没有一项不是从焦作366万人民的切身利益考虑的。铭记人民哺育恩,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躬身实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善做善成。
铭记组织培养恩。只有始终铭记党组织培养之恩,才能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人情的考验,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相反,就可能导致背叛主义、背弃正义、见利忘义。要时刻铭记党组织的培养之恩,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进步。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多看自己的问题和差距,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就会过得坦然、活得踏实。要正确看待挫折,认识到谁都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感恩于组织的提醒和批评。看看我们的榜样吧,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哪一位不是铭记组织培养恩,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刀山敢上,火海敢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生前身后名;再看看那些反面教材吧,刘志军、李春城、刘铁男、蒋洁敏……哪一个不是辜负组织培养恩,为了一己之私,为了满足膨胀的物欲,见利忘义,滥用权力,腐化堕落,沉沦不拔,一失足成千古恨。
铭记同事帮助恩。在古希腊神话里,英雄安泰是大地母亲的儿子。只要身体不离开大地,他就拥有无穷的力量,就能够所向无敌。但是,他的敌人设法把他高高举起,就在空中掐死了他。集体是一个人的母体,是他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条件,如果离开集体,其才能就无法发挥,甚至无法生存。任何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都离不开集体为他创造的条件。感谢集体的扶助之恩,就要牢固树立团结协作观念。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班子成员之间,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倡导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良好风气,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这是搞好一切工作的源泉和动力。刘邦夺得天下,是因为他把团队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项羽自刎乌江,也是因为他把个人英雄主义耍到了极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知恩,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知恩,是一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让我们从这里出发,以充足的底气,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