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近日,我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这是继今年焦作市被确定为国家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实施试点市之后,焦作市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又一个标志性事件。
据了解,智慧城市试点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两年时间,在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城市运行管理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智慧化应用推进、工作机制建立等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一个集约发展、建设规范、运营高效、管理创新的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
那么,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各地具体实践中又有那些侧重点?记者带你一起了解上述问题。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6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作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地服务市民。
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
新加坡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