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丽娜
本报通讯员 李晓光
12月26日一大早,焦作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输电运检的20余名员工来到110千伏韩马南北线工作现场,开始对这条线路进行迁改。线路迁改后,不仅为南水北调通道和城区主要交通干道让出了道路,还为沿线两边腾出大片绿地空间。
一直以来,焦作供电公司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美化城市环境等方面着手,通过高压线路走廊迁改工程的实施,盘活城区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线路迁改 势在必行
市区内大多数高压线路为上世纪所建,多条线路横贯城区,部分高压线路走廊已处在城市规划的核心区域,成为制约城市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不抓紧时间迁改,城市发展的道路只能越走越窄。因此,供电线路的迁改工作势在必行。那么,这些线路往哪儿迁?怎么迁?焦作供电公司把这项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反复调研、规划、设计,决定将高压线路沿规划道路重新架设,合理规整土地;将多条线路归并为同塔架设方式,减少土地占压。
事实上,高压线路走廊迁改工程始于2011年,该公司在多次向市政府汇报沟通的基础上,依据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电网建设的意见》,相继完成了多条110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的迁改任务,政府、企业、商业及居民客户等多方共赢的局面初步显现。
统筹兼顾 绘就蓝图
今年9月3日,副市长乔学达到焦作供电公司调研高压线路走廊迁改工作时说,电网的规划设计、布局走径都应当遵循为民服务、优化环境、美化城市的工作理念,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然而,没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和不断完善的建设思路,哪来的蓝天绿地和城市资源?前不久,该公司提出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策略,为下一步高压线路走廊迁改工作指明了方向。据该公司发展策划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供电线路迁改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按照省电力公司与焦作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焦作电网发展框架协议》及焦作供电公司制订的《焦作供电区“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及2020年展望》部署的,将市区高压线路走廊统一归并整理,变一线一改为系统迁改、变被动迁改为主动服务。
此方案一经呈报,便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随即,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下发焦作市电力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为迁改工程资金提供了政策保障,由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压线路走廊迁改工作流程。
创新增效 和谐共赢
2012年年初,位于焦作西部的220千伏焦春线、春太线,110千伏焦冯线斜穿工业集聚区,并与产业集聚区内路网交织,严重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引资和建设发展。焦作供电公司经过反复论证,制订出一整套迁改方案,彻底解决了高压线路走廊分割区内的土地问题。线路走廊迁改后,为产业集聚区规整出可有效利用的土地约800亩。
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为政府盘活了土地,缓解了招商引资存在的用电缺口问题,而且优化了电网资产,促使电网布局更加合理,管理也更加规范。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线路迁改工程效率,提高区域供电可靠性,该公司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征求政府对高压线路走廊迁改的意见,并结合近期城市发展规划,认真梳理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市政建设矛盾最为突出的线路走廊,依托于电网三维数字化地理信息平台,制订与电网发展相结合、与城市规划相吻合的迁改工程方案。
今年6月,为了适应新城区发展的需要,该公司重新规划了龙源路至滨河路5条220千伏高压线路的走径,并为工程的实施制订了专项迁改方案。该工程实施后,将为城市建设发展释放出约1.2万亩的可利用土地,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对于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意义重大。
目前,焦作供电公司高压线路走廊的迁改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面临城市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该公司将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立足实际,创新思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推动城市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