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吕正军)即将过去的2013年,在解放区留下了怎样的印记?记者在解放区采访时,深深感受到该区干部群众来自两方面的自豪,一是经济发展成就,二是民生落实力度。
经济发展成就,包括:省政府研究同意小北张村、灵泉陂村、郭村、后庄村整建制,划归解放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提前45天完成全年目标,锦江商业广场舞起新区商贸新龙头,投资4.6亿元的巴罗科技爱乐优智能机器人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城市社区布局规划成功获批,星凯国际等超10亿元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王府井百货在解放区办理营业执照只用10天创造全国新纪录,以牧野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为标志的服务“十大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获市创新券奖励总额、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居四城区第一位,因荣获“河南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称号而受到省财政奖励500万元。
民生落实力度,包括:“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通过中期评估,“人民在心中,转型我先行,争做岗位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型,创建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区,养老模式实现菜单式选择,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70.4%,道德力量挺立“诚信解放”,解放区畅通渠道实现民意直通车,全市首家社区为民服务综合平台投入使用,解放区荣获“河南省双拥模范区”称号。
全体人民高标准地创造了发展成果,全体人民高质量地享受着发展成果。这,就是2013年的解放区。①5
请关注:
●2013年解放区十大经济新闻
●2013年解放区十大民生新闻
详见今日本报六、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