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笔者认为,中央强调这句话,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之关键。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
应该承认,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抓好“三农”工作,就要严防死守耕地红线。解决好人们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坚守18亿亩耕地,确保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是解决好人们吃饭问题的关键所在。河南是粮食大省,焦作是全国粮食高产区。我们必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努力、贡献力量。严防死守耕地红线,我们一定要知责,弄清工作怎么干,做到求真务实不懈怠。领导干部有领导干部的责任,群众有群众的责任。人人担责,营造浓厚的保护耕地社会氛围。
抓好“三农”工作,就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抓好“三农”工作,就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呈现三大特征:生产标准化、基地车间化、农民工人化。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焦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优势明显,“四大怀药”等农业资源丰富,农村发展基础好,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全市上下正在紧紧围绕坚持“一个战略”、突出“四个重点”、推进“十大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加农业投入,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扩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一村一品”。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鼓励发展并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要真心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抓好“三农”工作,就要努力培育新农民。培育新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农业现代化,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因为农业具有多种功能,所以农民也必须具备多种技能。一切事情都要由人来办,由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承担,人的因素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建设农业现代化,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抓好“三农”工作,就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的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农口的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要懂农作物的种类和品质、节气、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努力成为农村小康建设的领头人。
(作者系市社科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