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在博爱县金城乡东金城村,村民孙随弟兄五人,不仅兄弟亲密无间,妯娌和睦相处,还演绎了一段“老嫂比母”的人间大爱,在当地传为佳话。
这位堪比母亲的好嫂子叫常永凤,是孙随的二嫂。
孙随在家排行老三,尚未娶妻,母亲便早早离世,单身一人的他当时便常到二嫂家吃喝,兄弟、兄嫂间感情弥深。
后来孙随娶妻生子,一大家子仍其乐融融。
然而2001年的春天,孙随的妻子来凤英突发脑梗,先后3次住院治疗,虽经医生悉心治疗,可还是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祸不单行,同年11月,因糖尿病引发并发症,来凤英的双眼只有光感,近乎失明。
孙随是该村村委会委员和村治安主任,来凤英的病倒,使孙随身上的担子一下重了起来,一边要忙村里的事情,一边要照顾卧床的妻子,这让他感到分身乏术。
看到自己的兄弟每天在工作与照顾弟媳间疲于奔命,常永凤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弟媳来凤英的责任。常永凤家有七口人,其中还有一个只有一岁的小孙女,再照顾来凤英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常永凤一诺千金,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给家人做完早饭后就急急忙忙来到弟媳家中,照顾弟媳起床、洗脸,给她做饭、喂饭。
来凤英大小便不方便,经常弄得衣服、床铺上到处是污秽之物,常永凤从来没有嫌弃过,帮弟媳换好干净的衣服,把床铺整理好,将弟媳扶到床上安置好,二话不说拿起脏衣物就到院子里洗净、晾干。刚刚洗完衣物,她顾不上休息,忙着整理屋子、打扫卫生,中午早早给弟媳做好午饭,照顾她吃完饭,又急忙赶回自己家中做午饭,照顾自己一大家人。午饭后,她没有时间休息,抓紧时间张罗晚饭需要的东西,为的是能节省时间。待自己的孙女上学后,她再次来到弟媳家中,陪弟媳聊天,宽慰弟媳。直到小叔子孙随下班,常永凤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虽然两家住得并不远,但每天这样来回折腾很不方便,经过和家人商量,常永凤不顾孙随及来凤英的反对,2012年农历正月十一,她将来凤英接到自己家里住。
她让自己的儿子儿媳搬到楼上住,把楼下的房间腾出来给来凤英住,并装了空调,保证房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住到一起后,常永凤再不用两家来回折腾了,腾出点空,便帮着来凤英锻炼身体,避免肌肉萎缩。刚开始,来凤英的腿根本不听使唤,连站着都很困难,来凤英心里着急,索性不锻炼。常永凤知道弟媳心里不舒服,给弟媳宽心:“咱们不急,慢慢来,嫂子陪着你。小孩子不也是从坐、爬、站、走一步一步来的吗?咱们就当是重新来过,咱比小孩还强呢,咱自己能坐呀,咱就从站开始……”
在常永凤的悉心照顾下,来凤英的身体一点一点恢复,现在基本上不用人扶就能走了。
看到一天天好起来的妻子来凤英,看着白发一天天多起来的嫂子常永凤,孙随一个七尺男儿禁不住泪流满面:“俺二嫂就像俺妈一样亲,等俺嫂上年纪了,俺也像儿子一样伺候她!”
(常永凤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