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针对各种类型企业较多、职工组成较杂、职工数量较多的实际,孟州市总工会探索出了“因时制宜、因企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模式,构建帮扶救助体系,2013年救助困难职工2600人,发放救助款32万元。
因时制宜。突出春节、暑假、中秋这几个关键时段,着力解决困难职工节日生活和子女上学问题。去年春节、中秋期间,该市总工会一方面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对口帮扶活动,帮扶困难职工623户,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1.4万公斤,帮扶现金4.6万元;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帮扶资金12.16万元,救助1022名生活困难职工。2013年暑假,该市总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更是圆了寒门学子的求学梦,筹措资金5.06万元,资助6名高中生、33名大学生。
因企制宜。突出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着力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2013年五一期间,组织中原内配、电力公司、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分别开展了数控技能大赛、“千次操作无差错”劳动竞赛、中小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职业技能护理比赛,提高了职工队伍技能素质和业务素质。实施“百千万职工培训”工程,即乡镇、办事处培训职工百人以上,企业培训职工千人以上,全市培训职工万人以上。全年各级工会共培训职工11000人 ,其中600名职工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争取上级资金10万元,对大地合金等企业的829名职工进行了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
因事制宜。突出重大病、单亲特殊困难职工帮扶,着力帮扶因天灾人祸造成的生活困难职工。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是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工会帮扶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送温暖工程的发展和延续。2013年以来,该市总工会筹措资金11.7万元,救助39名患大病困难职工,为职工及其家庭建立起抵御风险的新防线,最大限度地解决广大职工看病就医问题。开展“关爱行动”,争取上级资金1万元,救助30名生活困难单亲女职工和1名患大病单亲女职工,维护了女职工的特殊权益。开展法律援助行动,在河南圣煜律师事务所和诤研律师事务所各聘请1名律师,担任帮扶中心法律顾问,免费接受困难职工法律咨询56人次,免费为7名特困职工提供了法律援助。
因人制宜。突出农民工群体,着力扩大帮扶救助新领域。一是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摸底调查,详细了解农民工数量、分布情况、思想动态及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建立电子档案。二是开展“平安度夏送清凉”活动,为中原内配三期工程、梧桐村安置小区、黄河大道西延工程、长店社区等8个建设工地的300余名农民工送去了西瓜、矿泉水等降温防暑用品,维护了高温期间一线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加强“职工书屋”建设,针对农民工工作时间长、流动性大等特点,采取就地、就近原则,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设“职工书屋”,把“职工书屋”建到工地、车间,积极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