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珂
本报通讯员 王有利 王长坡
“如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农民工拿到工钱,高高兴兴回家过年,我们法院义不容辞……”去年11月15日,在市中级法院会议室,随着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志峰的一席讲话,全市法院第五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启动,一场高密度、高强度的“讨薪风暴”席卷我市。
因地制宜
一天为12名农民工讨回工资
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农民工讨薪?市中级法院除了开辟绿色通道、公开维权热线、提高办案效率外,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积极利用社会法庭等资源进行调解,这成了“讨薪风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11月28日,山阳区艺新社会法庭用一天时间调解了12起农民工工资案件。据介绍,这12名农民工大都已年过6旬,分别从外地来焦作打工。2013年3月,他们在一家建筑公司承包的工地打工,结算时,每人劳务费为3000元。可是眼瞅着到年底了,承包商仍拖欠他们的工资。多次讨要无果后,12名农民工来到山阳区艺新社会法庭。
当天中午,社会法官就赶到承包商家中调查案情。原来,承包商拖欠剩余劳务费的真正原因是农民工在讨要工资时语气生硬,行为过激,双方发生争执,导致承包商不愿支付工资。
最终,在社会法官耐心说服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承包商当场向12名农民工支付了全部欠款。
重拳出击
发放拖欠近四年工资
对于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我市两级法院联合新闻媒体定期曝光恶意欠薪企业名单,同时注重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对那些经常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尤其是建筑企业,及时向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管理部门建立黑名单,在法院判决其支付工资的同时使其遭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013年12月20日,在全市法院农民工工资集中发放仪式上,当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江金贵将278万元支票交到宋某手中时,一起长达4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承包人宋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2009年宋某带着许多农民工兄弟在焦作承包了一处工程。可是工程结束后,对方却迟迟不兑现工资。
“该公司因为经营不善长期歇业,其法定代表人因另案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欠下大量债务,多家法院对其进行执行。”宋某说。
当得知在本案立案前,我市某法院已经另案对该公司一土地使用权进行了评估拍卖,实得拍卖款1700万元。为了给农民工争得一些利益,法官多方奔走,最终使农民工拿到278万元。
其实,这两个案例只是此次“讨薪风暴”的一角。截至2014年1月10日,我市两级法院共排查涉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民事案件83件,共为416名农民工讨回402.9万元工资。
全市法院第五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我市法院为农民工维权的脚步却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