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实习生 吴林俊
“去年,受禽流感的影响,俺养的火鸡无法大批量销往南方。为此,俺改变销售思路,把销售重点放在本省,结果不仅销量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市场还扩大了。”1月13日,记者在武陟县木城镇小原村小雨火鸡饲养专业合作社采访时,该合作社理事长杜雨成对记者说。
火鸡是原产于美洲的禽类,在我国北方地区饲养非常少。杜雨成是怎么养起了火鸡呢?
2008年,从部队退伍返乡的杜雨成投身饲养业,但干了两年没有挣到钱。2012年,经过考察,杜雨成决定饲养火鸡,从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每只120元的价格购进了一批种鸡苗。“俺在山东、安徽等地考察的时候,看见农村里摆宴席用的都是火鸡,那里饲养和食用火鸡非常普遍,我觉得火鸡市场前景非常好。”杜雨成说。正是因为看好火鸡饲养的市场前景,他才下决心建立了我市规模较大的火鸡饲养专业合作社。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杜雨成顺利打开了广东、湖北、江苏等地的市场,火鸡订单源源不断。但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我国多地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各地畜牧部门加强了对禽类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控,这让杜雨成饲养的火鸡一下子没了销路。
“销路断了,火鸡还得养下去。不能往省外销,俺就开辟本地市场。”杜雨成说。为了进军本地市场,杜雨成承包15亩林地建立火鸡散养基地,将原来的圈养模式改成现在的散养模式,并投资10万余元建立一条冷藏加工生产线和一个仓储冷库,形成了一个适合本地运输的冷链物流网络。
通过实施新的饲养和销售模式,杜雨成的火鸡不仅迅速进入我市市场,还受到郑州、洛阳等周边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在采访时,杜雨成不时接到外地客商的订货电话,很多客商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虽然广东、湖北等地的需求下降,但俺养的火鸡在本省越来越受青睐,销量不比原来差。今年我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到时候社员们的收入会越来越高。”杜雨成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