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这几天,又有几位老年患者精神焕发、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回家迎接春节的到来。这与他们刚住院时精神萎靡不振,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模样形成了鲜明对比。近年来,像这样多脏器衰竭,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又逐渐好转的老年患者,在该科越来越多。这也是该科努力探索整合医学带来的效果。
整合医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樊代明教授,针对当前临床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治疗缺乏整体观念,护理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等现状,提出的一种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观念。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耿直根据科室老年患者居多,且大多是多种病症缠身、需要进行综合治疗的情况,在疾病治疗、医生培养以及护理服务中积极推行整合医学。
把患者当作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而不能看作是众多器官的组合,是整合医学中的一个主要观念。目前,该科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3岁,再加上机体功能退化,大多数患者有多脏器病变等情况,过于细致的分科已经不能适应患者的治疗。为此,耿直要求该科医生,在针对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不要只考虑患者哪一方面的症状以及某一器官的疾病,而是要抱着“再看看,再问问,再想想”的诊断思路,对患者进行整体诊断。前不久,一位老人偶感胸部隐痛,两天以后症状加重,便到该科就诊。接诊后,耿直发现患者的表面症状并不明显,凭借多年的经验,她斟酌再三,劝说患者作了一个CT引导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为心脏主动脉夹层,这种病一旦发作,死亡率在百分之八十。像这样,经过多方面考虑,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病例,在该科室可谓是比比皆是。
培养全科医生是实现整合医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上的分科越来越细,在治疗多脏器疾病时,往往会发生治疗方案相互“打架”的现象。为了提高每位医生的综合素质,该科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大交班制度,利用各组医生相互交接的时机,将各自分管的重点患者、疑难患者、危重患者进行详细介绍;建立了全科会诊制度,每周对全科的重点病例和疑难病例进行业务研讨,每位医生各抒己见,最后由科主任进行总结;建立了下午主班医生审看全科患者化验单制度,全面系统地了解所有患者的状况。现在,该科已经初步拥有了消化、内分泌、心脑血管、呼吸等各个学科的专家,形成了每个人都是“一专多能”的医疗团队格局,在面对老年人复杂多变的病情时,可以给患者作出更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将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充分体现治“人”而不是治“病”的整合医学理念。
强化医护配合,突出护理职能,是实现整合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医疗与护理两者之间在医学教学中知识的互通融合、技术的相互配合、专业的协调互补、服务的交流沟通,该科把护理工作整体纳入临床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地在病例讨论、术前讨论或死亡讨论时,安排护士参加,并在抢救危重患者的过程中,突出以护理为重点的观念,避免出现医护之间脱节和分离现象。同时,该科鼓励护士积极主动与医生交流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康复宣教和心理疏导,进一步发挥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