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滔电缆:专注创新“蝶之变”
金昊塑化:以人为本“步步高”
民企淘金
图片新闻
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超22亿美元
《胶工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轮胎篇》
编写工作会在焦召开
卓伦公司:专注细节造优势
图片新闻
让管理为创新插上翅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企淘金

作者:□微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有无数坚挺的民企样本,凭借自身所长成为了市场“淘金者”。现在看来,金滔电缆与金昊塑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始建于1988年的金滔电缆,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从初始资本不到100万元、年收入不足30万元的小家庭作坊起步,发展成为一家注册资金1.58亿元,年产销近2亿元的国家重点民营股份制企业。金昊塑化不仅从连年亏损的改制中起死回生,其产值还步步登高,实现了平均每年20%的增长,并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产品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塑胶管道和塑料异型材专业制造商。

  其实,在怀川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像金滔电缆、金昊塑化这样的民营企业有很多,它们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历经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经历了一个蓬勃、萧条,进而转型发展的过程,并永远定格在焦作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的“淘金之路”无疑有着特别的借鉴意义。

  其一,转型是必由之路。坦率地说,金滔电缆的成功之路,就是一个成功的转型之路。据介绍,仅在武陟县,发端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电线电缆产业,就曾有电线电缆厂100多家,但到了如今却是寥若晨星。而金滔电缆作为“电缆民企”中的代表,在众多的电线电缆企业逐渐湮灭于市场大潮之时,其何以凭借一次次转型升级转危为安,并在整个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实现逆市而上?其答案就是转型。也就是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装备,将原来生产低压、中压线缆产品向高压、超高压等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方向转型升级。

  其二,机制是活企之源。在那个国企改制的火热年代,机制创新曾一度成为“热词”。与原来的国有企业或是集体企业相比,从其中分化而来的民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灵活的机制。然而,每个此类民营企业的一夜蜕变,其必然是一个痛苦的适应和磨合过程。毕竟,员工还是那帮员工,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你凭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再加上存在着两种体制、两种观念、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以人为本的机制创新无疑是其最大难题。正所谓败也机制,成也机制,深谙其理的金昊塑化总经理王德富一语中的:无论企业的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无论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如何变化,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宗旨不能动摇,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不能动摇。

  其三,决策是强企之帆。俗话说,船小好调头。而此也正是诸多民企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赖以生存的优势所在。然而,在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这些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民企船小好调头固然没错,可那也得先找准调头的方向才行,否则可能是南辕北辙,徒然浪费资源。比如,金滔电缆对技术创新的专注与韧劲,以及异地重建的转型与变身;金昊塑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偏爱与远见,以及厂房设计的超前与气魄。其果敢决策背后,考验的正是企业决策者的眼光与见识。

  看别人的故事,长自己的见识。今看金滔电缆与金昊塑化的“淘金路”,是为期待明朝有更多的民企能够上演这样的“淘金大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