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蛇年灯笼“重出江湖”
重复利用节日增彩
市人大代表武云14年结400户“穷亲”
省检察院领导慰问
武陟县检察院困难干警
义务调解促和谐
解放区千余名党员干部
下基层送温暖
农家书屋助农民致富
流动人口接送车
传递浓浓故乡情
图片新闻
我市将启动小汽车号牌号码
天山脚下谱写“边塞新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长生减招只是遏止择校一小步

作者:□黄小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教育部26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降低“小升初”特长生招收比例,传递出政府大力规范办学行为、遏止“择校”乱象的鲜明态度。

  近年来,在“小升初”过程中不断异化的“特长生”“推优生”现象,已成为备受关注、饱受诟病的教育乱象。政府减招“小升初”特长生的做法虽然赢得了很多家长的欢迎,但从实现教育公平的长远进程看,仍是治标之策。当前很多初中学校对特长生的界定标准不一,什么是特长、谁更有特长往往是校长或主管教师说了算,而在小学阶段,与“小升初”挂钩的相关奖项评定更是五花八门,有些规则学生和家长根本无法了解,评定过程或结果也并不公开。毫无疑问,这些做法都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原则,触动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减招“特长生”,不仅要对过去因为“择校”而产生的混乱进行一次清理,更应对招生录取环节的权力进行清晰界定。特长生的评价标准应由专业组织来研究制定,学校的录取权力应在社会监督下运行,与招生录取相关的信息应予以公开。唯有如此,才不会有暗箱操作的空间,才能提高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度、满意度。

  教育公平是亿万家庭的共同期盼,是我国法律的刚性要求,是考验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道难题。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情况下,政府要敢于直面利益纠葛的改革难点,从升学政策制定上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摆脱“一事一议”型的修修补补。更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强化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从源头上切实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并愿意在家门口上好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