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帆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六。一大早,在通向记者老家——沁阳市柏香镇东司马村的大道上,就有10多个早起的村民在义务打扫前一天晚上落下的积雪。
今年记者在老家过年,看到最多的是村里的变化;和乡亲们交谈,谈的最多的也是村里的变化。
走在刚刚打扫过的进村大道上,78岁的村民杨介有说:“小鲍来咱村后,给咱村带来了大变化。你看,这新修的水泥路多平展多宽敞。还有,咱村里的街道整洁了,路灯也亮了,街上的排水沟也疏通了……虽然这些变化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却像春天的细雨一样滋润着咱村啊。”
“这一年多咱村发生的变化太大了。我曾经当了28年村党支部书记,原先村集体没钱,许多该为乡亲们办的事都没办,心中惭愧啊。现在,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小鲍都帮咱村办好了。去年,咱村还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荣誉称号,小鲍功不可没。”东司马村原党支部书记范小周激动地对记者说。
乡亲们说的小鲍全名鲍玉辉,是省气象局的一名副处长。2012年6月份,他被省委下派担任俺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争取上级部门支援,加上乡亲们的自愿捐款,筹集几十万元的资金用于整修街道、架设路灯、安装监控,将原来两三米宽破烂不堪的出村小路扩宽成6米宽的水泥路,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里的变化还不止这些。杨廷杰是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他介绍,村里的机井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的,都快要报废了。现在,市里已经批准了村里的农业开发项目,一开春打井工程就要开始;此外,村里过了春节就要在新修的进村大道两旁栽上各种景观树。他说,再过两个月,村里肯定还有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