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徐春浩) “妈妈,我梦见你回了家。爸爸,我梦见你胡子扎。爸爸妈妈,我说话算话,我的成绩不会落下。”2月8日,焦作市新区留守儿童李玉婷与小伙伴们唱的歌让人心酸。李玉婷的父母长年在广州打工,她只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据了解,由于亲情缺失、经济条件较差、生活环境恶劣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道德失范等情况,甚至有一部分孩子成了“问题儿童”。为了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阴霾”,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关爱留守儿童,守望幸福未来”爱心服务团开启了“暖冬工程”,为留守儿童搭建起新的“梦想家园”。“家”里配备了学习书籍、儿童玩具、文体用品等,大学生们带去了少儿读物、日用文具、糖果点心等礼物,还教他们唱歌、学电脑、学书法、学绘画,并特意设置了讲故事、捉迷藏、交换小秘密等游戏,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交流。
此外,服务团还成立了心理辅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实施“感化教育”计划,开设“与希望同在、与快乐同行”心理辅导课,开通“亲情热线”与网络视频,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对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认真疏导, 引导他们解开思想疙瘩,尽最大努力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和谐。‘暖冬工程’建起了留守儿童们的‘爱心驿站’,为这个特殊群体撑起‘爱心保护伞’,守护这些‘小候鸟’的‘梦想家园’,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儿。”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国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