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又是一年春来到。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如此。那么,大家在春季养生方面到底该从哪里入手呢?昨日,记者走访了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陈百顺。
从事脾胃病研究20多年的陈百顺告诉记者:“春季养生胃为先。”说到春季健脾养胃的重要性,陈百顺接着说:“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按照五行理论,木克土,而脾属土,脾胃互为表里,故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肝经寒凝均可引起脾胃运化失常。所以,冬春之际养生,保养脾胃是关键。尤其是春节期间,家人团圆、朋友聚会,在过食肥甘厚腻食物的同时还要大量饮酒,再加上起居失常,最容易出现‘节日病’,或者导致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旧病复发。”
提到具体的春季健脾养胃方法,陈百顺指出,首先,人们在春季要注意起居。《黄帝内经》中记载,春三月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所以,在春天应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动,舒展形体,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来促使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得到吸收,并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老化。其次,要注意饮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就是说,春天要少吃点酸味食物,多吃点甘味食物,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如菠菜、春笋、香椿叶、黑木耳、香菇、大枣、山药等。同时,三餐要定时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并忌吃生冷、苦寒、油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来碍脾。第三,要注意调节情志。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春季阳气升发,肝木旺盛 ,易怒,应精心养气,时时保持和善、宽容的心境,使心气平和,肝火得消,脾胃得养,从而让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达到健脾的目的。
不过,陈百顺也强调,养脾健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除了上述的健脾养胃方法外,大家还可以每天早上坚持喝一杯热水,以帮助强化脾胃的生理功能。另外,一旦发现脾虚比较严重,应该先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找到脾虚的根源后,再结合本人的体质情况进行调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不可自己乱开处方。
最后,陈百顺为大家推荐了几种春季养胃的菜肴,一是西芹百合炒虾仁:百合具有清火、润肺、安神、润燥清热的功效;西芹具有降血压、镇静、健胃、利尿的作用,两者结合,美容瘦身。二是红枣银耳汤,能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三是香菇扒油菜:油菜性凉,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等功效;香菇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治风破血、健脾和胃等功能,适于高血压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