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总有个别不法商贩利用标识标签弄虚作假,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时要特别注意外包装标识。”2月20日,市质监局稽查大队大队长桑瑞兴说。
根据市打假与监管指挥中心收到的信息,许多农民不知道该如何挑选市场上品种繁多、牌子杂乱的复混肥,很多产品的外包装标识极具迷惑性。“在含有氯离子的化肥中,一些企业故意隐瞒含‘氯’信息,或以高含‘氯’产品冒充低含‘氯’产品。”桑瑞兴说,“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当产品中氯离子的质量分数大于3.0%时,应用汉字明确标注‘含氯(低氯)’‘含氯(中氯)’或‘含氯(高氯)’,还应标明适用作物品种和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的警示语。”
据介绍,化肥中氯离子超标对农作物影响很大,长期施用会引起土壤变酸,影响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并能与土壤钙结合,生成氯化钙,使土壤板结。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一些忌氯的农作物使用了这样的化肥,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据介绍,按肥料标识标准的相关要求,若混复肥中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得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中标明。桑瑞兴提醒农民朋友,在购买化肥时,应尽量从生产规模大、设备精良、产品质量优的大企业中选择适合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