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由夫妻、父母、子女等组成的,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对社会风气的好坏会产生重要影响。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来重视培育养成良好家风。古往今来,几乎每一个家庭或家族,都通过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制定家规、家训等来加强家庭道德体系建设,培育形成优良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当今时代不同于古代社会,现在已经很少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家庭或大家族,绝大多数家庭是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家庭的内涵和外延虽然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风建设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怎样才能搞好当下的家风建设呢?我认为,首先,要充分利用自古及今优秀的家风教育资源,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明代吴麟征的《家诫要言》、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以及当代傅雷的《傅雷家书》等。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好经验好做法来建设家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家风教育经典著作,绝大多数产生于封建时代,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过时乃至有害。我们在使用这些资源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子女如何做人做事时,一定要结合当今时代和各自家庭的实际,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切实发挥表率作用和引领作用。孔子在《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宋代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子女养成自律自立、勇于进取、敬业奉献良好品德进而健康成长成才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家风是社会风气最基本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培育形成好的家风,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未成年子女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民众的素质就会不断提高、美丽焦作人就会越来越多、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美丽焦作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