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焦作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三多三快”
紧咬项目 务求突破
精心谋划今年及今后五年发展蓝图
预报消息
争做美丽焦作人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焦
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晨练拉拉筋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规合一 四集一转 产城互动
焦作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三多三快”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孙国利、许伟涛) “一举求多效”“一发动全身”“一优带百通”“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这一个个关键词,助推我市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呈现出“三多三快”的良好发展态势。“三多”即项目数量多、招商引资多、入驻企业多,“三快”即投资增长快、推进速度快、建成达产快。

  数据表明,我市45个省重点项目去年完成投资211.4亿元,占年度计划155.9%,投资进度位居全省第三;53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2.1亿元,占年度计划135.8%;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64个,较上年增长36.2%。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去年年初至今,全市上下按照“凝心聚力、转型发展、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和“一个战略、四个重点、十大建设”思路,始终把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摆上加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创新机制,拉高标杆,整合资源,强力推进,全市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对促进转型示范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行走在市工业产业集聚区——这个在荒山坡上崛起的工业城,记者发现,这里是一派繁忙景象:只见塔吊高耸,厂房林立,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穿梭其间,身着工装的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调试设备。与此呼应的是,沁北产业集聚区也在短短数年间,在太行山前的荒石坡上崛起一个工业新区,成为诸多国内知名企业投资的沃土。

  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我市突出规模质量、突出机制创新、突出项目建设,去年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471.6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5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2.9亿元,占全市比重达60.6%。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660个,占全市在建项目的43.2%;规模以上企业448个,占全市比重38.1%;基础设施投入超120亿元,建成道路104公里、管网158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万吨/日;启动村庄搬迁20个,新建安置小区13个,总规划建筑面积达503.5万平方米,共有金融网点55个、物流网点76个、公交线路46条。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超威新型大容量密封电池、晋煤天庆、中内配三期、辅仁集团武陟医药产业园、国药容生中原医药产业基地、华晶金刚石以及焦作光源电力LED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均呈现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特点,在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全市各级各部门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的主抓手,坚持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联审联批、观摩点评、集中开工和媒体公示等有效措施,务实重干,创新发展,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重点项目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大江重工装备产业园、武陟医药产业园、佰利联富钛料、焦作电厂、龙源电厂、郑焦城际铁路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快速推进。

  服务重点项目,我市各级各部门责无旁贷——坚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了“一约两限三清四通五办”工作机制,省、市两级联审联批事项均百分之百完成;加大重大项目协调工作力度,及时研究协调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项目建设进度显著加快;加大督导力度,持续开展重点项目和“十大建设”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坚持重点项目媒体公示制度,加压驱动,省市重点项目均实现了计划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计划投资百分之百完成、计划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①3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