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清晨,春寒料峭,市东方红广场上却是暖意融融,遍布健身的人群,在悠扬的乐曲声中,人们或踏着轻盈的舞步,或全神贯注地习练太极拳,或打羽毛球,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晨练景象。
在健身一族中,既有工人、企业家、商人,又有学生、机关干部、退休职工;既有老年人、中年人,又有年青人和孩子。走在广场上,感觉到处处洋溢着活力。跑步的、打拳的、做操的……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块方阵。一块是打太极拳的,另一块是舞扇的,一边乐曲舒缓悠扬,动作似行云流水,一边节奏明快,各式扇舞如彩云当空。
“每天早上都要到这里转转,跟着老师打打太极拳。”今年64岁的退休职工张景庆对记者说,退休后,他天天来这里打太极拳,不但改掉了睡懒觉的毛病,而且饭量大增,精神头也足了,多年腿疼的毛病也基本上不再犯了。
在我市,群众喜爱的露天健身场所还有很多,如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龙源湖公园、市体育中心……即使是街头随意的一片空地,人们都能别出心裁地将它利用起来,跳跳健身操,打打羽毛球。挥拳动腿,打一遍太极拳。
虽然市民们早起晨练都是为了健身,但是其中的心态却不尽相同。在东方红广场,记者遇到了一位家住市委北苑的张清花老人。正在舞太极剑的她姿势大方,动作轻灵。白鹤亮翅,仙人指路,叶里藏花……一招一式,很见功夫。闲谈中,她告诉记者:“我每天早上都走路来这里练剑。年纪越来越大,身子骨儿结实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们才不会受拖累。”一人健康全家乐,一人得病全家愁。身体棒了,不仅使小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幸福,而且使人思想活跃,心胸开阔,将惠及整个社会。“晨练之余,我还学习诗词、书法,过几天我还准备学习弹古筝,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张清花说。
采访中,不少市民健身方式多种多样。在龙源湖公园的健身步道里,每天清晨都有许多的市民前来走路或跑步健身。一位胖胖的蒋姓中年妇女听别人说走路可以减肥,便每天一大早在龙源湖公园健身步道上走上两圈,两个月下来就瘦了一圈儿。“自从每天早上来这里走路后,我的好多病都好多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也变得有精神了。”家住丰收社区的刘大爷今年72岁,前些年,他和许多老年人一样患上了老年综合症,血压偏高,食欲不振,精神衰弱,经老伴开导,每天早上由老伴陪着去公园走路健身,几个月下来效果非常明显。在龙源湖公园东侧的一块草坪上,市空竹队的学员们在抖空竹,小小空竹在他们手中飞舞旋转,那么自如,那么洒脱。难以想象如此高难度的动作是这些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们作出的。别看这些老人家一把年纪,在抖空竹中却又蹦又跳。
在六号院的一家健身俱乐部,记者看到来健身的人流络绎不绝。该俱乐部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来健身的人都很多,像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项目都很火爆,就连平时冷门的一些健身项目,人气也非常旺。在采访中,许多市民们都认为,健身不是一日,也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因为,健硕的体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通往幸福的桥梁。
晨练是美好的。一天之计在于晨,在新的一天来临之际我们奏响运动的旋律,将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快乐!
晨练,我们要注意什么?
晨练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体育局分管群众体育工作的副局长宋国宪。宋国宪说,晨练前,喝一杯200~300毫升的温开水,补充一夜损失的水分,是非常有益处的,可以稀释血黏度,排除体内聚积的毒素,起到“内洗涤”作用。对于晨练前进食与否,可按照个人习惯。有的人在起床后开始锻炼,保持空腹;而有的人则会进行少量饮食,之后再运动。如果进食,建议大家进食量不可过多,最好是液体状或是较软的食物,譬如:粥、面包、牛奶、豆浆等。另外,雾霾天气不宜晨练,因为雾霾天气污染重,雾滴内含有大量致病菌和污染物质。 孙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