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赵耀东
3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孟州市的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初春暖融融的阳光下,11层高的保税大厦被涂满耀眼的金色。“胸怀内陆,放眼世界,整合资源,服务企业”,一行鲜红的大字,激情张扬地在大厦门前的显示屏上滚动,让人老远就感受到一股热情。
“2月1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保税中心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项目,正式获得海关总署、财政部、国税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复。正式颁牌运营后,企业出口的商品一进园区,就能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大大节约了企业物流时间和运营成本。”一见面,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主任郭桂培就充满喜悦地说。
作为我省第二家、全国第二十七家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徳众公共保税中心在建设之初就瞄准了大物流中心的目标。郭桂培说,徳众保税中心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严格按照海关总署130号令规定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标准。该中心总投资15亿元,占地1500亩。目前,一期工程投资3.8亿元,已建成包括7万平方米的进出口监管仓库、2880米的智能隔离围网、4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公共型海关查验中心、公共型出入境检验检疫查验中心、2座三进三出的人车分离智能卡口、11层的保税大厦等设施。
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水平建设,最终目的还是为给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走进保税大厦,看到的是一字排开的半开放式服务窗口。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报关员对记者说:“我们公司生产的气缸套以前办理通关业务,需要跑到青岛、天津等港口,往返多次,费力费时。现在保税中心搬到了厂门口,离中原内配不到两公里,办理报关手续真是太方便了!”
对企业来说,方便就是真金白银,德众保税中心通过开展代理采购业务,把国外大宗货物交易市场搬到企业的家门口。该保税中心负责人行建祥自豪地说,中心依托孟州及周边大型外贸加工业对进口原材料的庞大市场需求,借助整合通关渠道和国家“资金池”优势,通过与中国国家投资集团合作,为企业提供皮张、棉花、矿石、粮食、橡胶、食用油、牛羊肉等大宗货物全额垫资代理采购,节约了企业前期采购资金的成本,规避了市场波动风险。
“保税中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通关服务的平台,还通过拓展服务空间,尽可能多地为我们提供着各种业务服务。”孟州飞昊化纤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平说,该公司年产10万吨中空纤维项目就是依托保税中心上马的高科技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年销售收入20亿元,每月需要源源不断地进口原材料5000吨。对此,该保税中心在提供国际代理采购业务、一站式通关服务、保税仓储服务的同时,对孟州飞昊暂时不用的仓储货物实行质押融资,有效地解决了该企业流资和短期周转困难。
“中心运行一年多来,已累计为120家企业办理了海关备案、电子口岸等相关手续,为23家外来投资企业免费办理了入驻手续,使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增至71家。”站在该中心紧张施工的二期项目工地前,郭桂培自信地说,“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项目的获批,为保税中心对外平台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经过3年到5年的努力,我们将把中心打造成一个辐射面积5.5万平方公里、辐射人口逾2000万、年处理货物10万标箱、年进出口总额40亿美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大物流中心。” 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