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为了拿到一纸普通话证,而“回炉深造”学说话。
一切的机缘,来自于所在城市要接受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验收,我也就阴差阳错地走进普通话培训班。但既然是考试,就要临时抱抱佛脚,磨磨刀枪再上阵的,故而有空时总会随手打开录音,听听示范朗读,矫正一下自己很是蹩脚的普通话。
那一日,当一家人早饭时共同听完一篇名为《差别》的示范朗读后,无意中的小儿竟给我说了一句话:“我也要做阿诺德那样的人。”我不禁一愣,很好奇地看着他。
故事讲述了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开始时虽拿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并到老板那儿发牢骚。老板耐心地听完他的抱怨,就让他马上到集市上,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阿诺德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如此一个无意中听到的故事,竟让小儿留下了深刻印象,并马上有了自己的判断。这让我始料未及,想起平日里千遍万遍的叮咛语、唠叨词全被他当成了耳旁风,看来这种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对他更管用。继而,却也一惊——如此一来,那自己身上无意中的那些坏毛病,也一定能够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他,逐渐成长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长养万物及时雨,春风一度化心田。这话肯定没错。可近朱近墨者之言,更是诚不欺我了。其实,在《孟子·尽心上》中,就有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由此可见,承袭孔老夫子儒家学说的孟子,亦是深谙其因材施教之理。孟子认为,君子教育人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仰慕自己而私下自学成才的。
但无论是因材施教也罢,还是以己风范感化也好,重要的还在于那种时时的浸染和普遍的沾润,才是教育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