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在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有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2011年9月,平原光电公司利用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以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兵及制造三部加工中心为依托,创建了梁兵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
劳模创新室工作重点在“创新”,但创新是“花”,效益才是“果”。事实也正是如此,创立至今,这个创新工作室已可谓是硕果累累。
在技术创新方面,创新工作室结合企业实际,以重点产品的机械零件加工和工艺创新科研为重点,提出并实施创新成果11项,解决完成3项国家高新工程产品等产品配套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改进加工工艺,采用先进刀具和加工方法,使产品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其中,创新成果“提高薄壁异形复杂腔体类零件加工质量及效率的工艺技术”,采用高速加工技术解决异形复杂薄壁腔体类零件加工变形的方法,为公司节约资金100余万元。
与此同时,按照梁兵技能大师工作室方案,每年举办2~3期数控加工高层论坛和学术交流,以“工艺攻关、技术传承、技能交流、技能培训”为主题,加强先进技能交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论坛分公司内部、焦作市、校企之间、光电集团内部等层面,每次确定论坛主题,征集论文、学术报告、汇集成册,达到同业之间相互交流与促进。
2013年7月,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组织26名优秀教师来工作室进行了参观访问和学习,在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达到了共同进步,也对梁兵技能大师工作室在技术公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次次地学习,一次次地实验,工作室逐渐成为一个聚才、育才、用才的“智囊团”和“百宝箱”,一批金牌工人、创新能手脱颖而出,一批合理化建议应势而生。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20余项,采纳100项,其中,刘红德、常自让、李红星提出的《关于某产品TDS/0-1坐标镗床斜面钻孔改为钻夹具钳工钻孔的建议》合理化建议荣获光电集团“节创”奖;刘红德提出的采用“无应力”装夹方法提高某型号精确制导导引头内外环加工质量等合理化建议列入公司优秀案例;工作室成员耿川提出的改制螺纹底孔,废旧数控车刀在利用的合理化建议每年为车间节约刀具费用10余万元。而在工作中通过积极推进数控机床高效加工方法,吸收国外顶尖刀具山特维克的加工理念,指导数控编程人员合理使用切削参数,提高切削效率,使数控加工中心生产效率提高了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