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裕禄精神
是“正衣冠”的生动教材
从具体事情抓起
立行立改
谈心要把握关键
大权在握
忠厚传家说家风
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家风
深化三个认识 坚定三个自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说家风
□桂 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家风是什么?简单地说,家风是做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是一种言传身教。家风不同,价值观念就不同。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处事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正因为家风让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应该倡树什么样的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微缩的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家风是微观载体,宏观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个载体变得具体而鲜活。从微观层面看,家风应该是什么?家风应该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应遵循的价值准则。

  家风应该传承爱国精神。爱国应该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行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党,我们是听着歌唱祖国母亲的歌曲长大的。

  爱国,是对公民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一个人,是社会的人,是国家的公民、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必须履行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爱国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爱国的行为不分大小,只要心存爱,就会做出爱国的行动。

  爱国的行动不仅仅是舍生取义,抛头颅洒热血,做好自己的事情,干好本职工作,这也是爱国。走出国门,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维护国家形象,也是爱国。不说损害国家的话、不做损害国家的事,都是爱国。

  家风应该传承敬业精神。“敬业乐群”“忠于职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教导弟子说“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它的核心是无私奉献意识。低层次的是功利目的的敬业,由外在压力产生;高层次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业,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不管是做工还是务农,不管是为官还是经商,每个人都要敢于吃苦,为家人的幸福、为个人的幸福流汗出力,进而为社会、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辈们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都会影响到晚辈子孙。长辈们经常教育子女做事要踏实,要吃苦,不要好高骛远。他们的言传身教,传承着好的家风。

  家风应该传承诚信精神。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人无信不立。诚信是道德的底线,守法的基础,社交的规则,和谐的前提。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国有诚信必兴,家有诚信必和,人有诚信必贤。为官者诚信,国泰民安;为民者诚信,和谐发展;为商者诚信,商机无限;为友者诚信,高朋满座。

  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我们从小都听过不少讲诚信的故事,比如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这个小故事,其实讲的就是人要讲诚信,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做人处事影响很大。

  讲诚信,就是父母教育我们的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家风应该传承友善精神。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育,要尊老爱幼,不打人、不骂人,对人要有礼貌,要助人为乐。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对这些都是默认的,是刻骨铭心的家庭爱的教育。

  友善是门槛最低的道德,但同时又是境界最高的修养。哲人说友善是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友善就是与同事、与朋友、与邻里都团结和睦,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友善不是偶尔的良心发现与临机的勇气冲动,而是将对真善美的追求上升到一种信仰层面,将修养做到只问自己内心的境地。友善,可以掘出我们深藏于心底的爱的天性,自觉摘除思想深处或许很细小的恶,懂得以责任去唤起对生命的热忱。友善的人,心灵是不设防的,对人掏出的是真心、善意,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传承友善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雷锋精神就会成为普世价值的道德标准、精神标杆,助人为乐就会成为每个人的本能条件反射、自觉行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关乎国家和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因此,每个家庭都应传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推动整个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追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