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焦作新闻/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博爱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
政协博爱县九届三次会议举行
博爱县春季计生服务优质高效
博爱县三措施搞好麦田管理
图片新闻
许良镇计生宣传工作力度大
三年迈大步 旧貌换新颜
硕果累累枝头挂
藕壮鱼肥鸡鸭鸣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年迈大步 旧貌换新颜
——看孟州市会昌街道三道沟村如何华丽嬗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三道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文(左二)和村两委会干部在规划小区建设。
  正在建设的荷景苑一期工程。
  即将交付入住的三合嘉园安置小区。
  广诚生态园一期部分苗圃已植入。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赵晓杰

  村西,与孟州市光华路接壤;村南,与孟州市南环路毗邻;村中,孟州市会昌路横贯而过。放眼遥望,2.8万平方米的三合嘉园安置小区挺拔俊伟,屹立在村西北。村东南,18万平方米的荷景苑项目建设工地施工繁忙,一派热闹景象。这就是孟州市会昌街道三道沟村,一个仅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村到先进村的华丽嬗变。

  尽管与孟州市城区距离不远,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孟州市会昌街道三道沟村仍是个较为贫困的村子,不光基础设施陈旧,村民的思想观念也比较封闭。14个村民小组的2000多口居民,除了在祖辈们留下的一亩三分地上耕作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收入了。

  2011年,孟州市第七届村委换届。那次换届,三道沟村村民王文被推选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文是个颇有头脑的人,上任伊始,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村民能够用上自来水。为此,王文一边结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挨家挨户去和乡亲们沟通,一边又与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一道四处争取打机井、安装管道的资金。在会昌街道党工委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该村争取到了20万元资金,为村里修通了自来水管道。看着洁净的自来水像甘泉一样流进各自家中,村民们喜笑颜开,再也不为大老远挑水吃而犯愁了。

  刚把自来水管道修通,孟州市准备修整南环路、光华路、会昌路的消息又传了过来。因为这3条路都占用该村土地,牵涉到一些村民的拆迁、安置。于是,王文又开始忙活起来了。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干部纷纷带头配合拆迁工作,为村民做出表率。经过与村民沟通、协调,这次修路占用的300多亩地,很快就被顺利腾了出来。看着大路直通家门口,交通比以前方便了很多,村民的心里就像宽阔笔直的路面一样敞亮,直呼党委、政府“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举措得民心。

  这两年,孟州市大力提倡土地流转。在三道沟村,土地流转力度也是不断加大。据王文介绍,他们村去年一年就流转土地600多亩,其中的200多亩用于孟州市广诚生态园一期建设用地,剩下的则承包给种田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和经营。“村里以前也有把土地承包出去,因为不成规模,一亩地只能承包个五六百元。对于大规模流转的土地,我们按每亩地400公斤小麦给予回报的。”王文说,“土地流转出来后,村民可以根据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非农业性收入。同时,我们还会考虑招商引资,把一些好企业吸引进来,解决村里的劳动力剩余问题。”

  如今,三道沟村变美了,三道沟人也变富了。截至目前,该村百亩以上种田大户已增至20多户,他们靠种植山药、血参、地黄和洋葱,每年都有10多万元以上的收入。对村里的少数贫困户和弱势群体,该村也有相应的资助。例如: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15张澡票;对大病患者,每人给予2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医疗救助;而且还为各家各户发放年终福利等。

  “接下来,我们还准备争取资金,为村民开通天然气,修通村主干道的排水沟……”王文接受采访时,胸有成竹地向记者描绘出一个快速奔向小康生活的新农村发展蓝图。(本栏图片由三道沟村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