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卫海珍 本报通讯员 赵晓杰
孟州市会昌街道东曹村位于孟州市西南2.5公里处,北依南环路,南邻黄河滩,全村共有440多户1700多人,耕地面积5000余亩。特别是该村黄河滩区耕地面积广阔,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有着发展特色种养经济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四的带领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出了一条靠优化种养模式来提高广大村民收入的致富路。
大力发展莲鱼共养。2008年秋,孟州市会昌街道东曹村在黄河嫩滩地上,首先规划出了35亩土地作为试点,借鉴外地经验,开展种植高产优质莲菜和莲池养鱼试验,种植的莲菜品种有南斯拉夫雪莲、3735优质莲等。池中养了泥鳅和鲶鱼,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良好开局。2009年,在会昌街道的扶持下,该村组建了东豫莲菜专业合作社,制订了莲鱼共养发展规划,加快了土地流转、基地扩张、集约发展,突出莲鱼共养特色的滩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共有26户村民加入专业合作社,莲鱼共养面积扩大到500亩,总投资400余万元,当年产出莲菜10余万公斤,莲鱼生产共实现产值200余万元。2011年,由于人工造池,莲种等投资费用明显减少,每亩投资仅2000余元;而产出明显提高,达到7000元左右,净收入每亩可达4000元以上。
大力发展立体种养经济。2009年,该村原有的防风林到了更新期。村两委会抓住时机,决定把原来的杨树林换成经济价值高的经济林。经过多方考察,村党支部最终选定成熟期短、口味好、含油量高的“香玲”“辽河”等品种的薄皮核桃,经过广泛耐心地思想发动,很快流转出来1000多亩土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0年,核桃树小的时候,林间套种了花生、红薯、萝卜等经济作物,现在树长大了,就开始养土鸡和兔子。在林地里草多虫多的季节,这些鸡和兔子几乎不用喂食,它们的粪便也肥了土地,有利于核桃树的生长。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立体种养经济,村民不仅可以每年从土地上获得租金,而且在核桃树、鸡、兔需要管理的时候,还能通过打工来挣钱,拓宽了村民增收的又一渠道。目前,该村1200亩的核桃种植园已经全部挂果,花生、西瓜、鸡、鸭、兔等林下经济发展形势喜人。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给广大村民提供便利的生活生产条件,十几年来,该村先后修建和硬化了村内的主要道路、田间路、进滩路和饲养街等近万米,打机井8眼,敷设地埋灌溉管道5000多米,解除了村民发展优化种养经济的后顾之忧。除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外,该村一直坚持土地统一管理,即统一犁地、统一耕地、统一购买种子、统一播种、统一收获,其所需费用由村里统一支出,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硕果累累枝头挂,藕壮鱼肥鸡鸭鸣。按照村党支部确立的“调结构、促流转、抓特色、保增收”的总体思路,如今的东曹村已建成了莲鱼共养池1000亩,核桃、西瓜、鸡、兔立体种养园1200亩,花生、中药材高效农业园1000亩,猪、牛、羊、鸡、鸭等饲养场10余个。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致富路,成为孟州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本栏图片由东曹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