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秋
本报通讯员 景 捷 张 明
作为我市流动的社会服务窗口行业,市公交总公司3月初以来,大力开展以“学习雷锋见行动,争做美丽公交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月活动,将学雷锋活动与“加快我市经济建设转型示范市建设、打造美丽焦作”紧密结合,2000余名公交职工立足岗位学雷锋,通过真诚服务市民让雷锋精神在公交车厢延续。
开展志愿服务 提升公交形象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每天清晨,市民都能看到许多头戴红色帽子、手拿小红旗的公交“小红帽”,在市区各大公交站点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有的在引导乘客上下车,有的在解答乘客的问题,有的在指挥公交车辆进站……
昨日7时许,公交学雷锋志愿者早早就来到环南一小、文化巷等车流拥挤的路段,为学生及过往车辆疏导交通。在市妇幼保健院公交站牌附近,该公司专门设立服务台,将乘客丢失的身份证、驾驶证、皮包、手机、耳机等物品摆放在服务台上,等待失主前来认领。自服务月活动开展以来,已有十几位乘客领取了失物。“我们每天运送乘客近30万人次,经常有乘客将物品落在车上,所以公司专门设立了失物服务台,方便乘客领取失物。”该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
让雷锋精神走遍大街小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昨日,记者刚一登上11路公交车,就看到了车厢内张贴的雷锋语录和雷锋画像。
不少乘客表示,看到这熟悉的面孔和话语,仍特别亲切。
11路公交车车队队长张明奇说:“通过公交车厢这一流动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载体弘扬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走遍大街小巷。”
扶弱助残 文明礼让成风尚
3月4日,在太行北路某小区单元房内,一个小男孩儿不太流畅的古诗背诵赢得了阵阵掌声。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中,公交学雷锋志愿者带着书籍、蛋糕、玩具到脑瘫孩子乐乐家中。由于常常乘坐28路公交车,乐乐认识了驾驶员杨霜。在得知乐乐的情况后,杨霜和其他同事便对这个小男孩儿格外留意,经常在乐乐乘车时帮忙照顾,并不定期地去看望孩子。
公交是社会流动服务窗口行业,驾驶员的举止言行代表了城市的文明形象。“您好,如果您身边有老、幼、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请您给他让个座,谢谢您的合作!”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中,该公司围绕乘公交车主动让座这一服务内容,从宣传引导、依托载体、多方参与、营造氛围等方面入手,通过车厢内语音提示、驾驶员温馨提醒、开展服务考评等措施, 进一步加大对司乘人员文明用语、行为规范及仪态仪表等方面的培训,营造广大市民在公交车厢内主动让座的乘车环境,把公交车厢建成互敬、互助、互爱的流动载体。
市公交总公司把学雷锋活动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树立城市窗口形象,为推动美丽焦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活动开展以来,该公司共发生好人好事近100起,拾到物品折合人民币4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