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更向山水觅知音
贫与富的哲学
旧书里的光亮
春天的留白
原来 原来——杏花如雪
漫步春天
那些时光(外一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向山水觅知音

作者:□顾晓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初读《庄子》,正值芳华,如半开的花朵,忙于吐蕊绽芳。我随意翻动几页,觉得晦涩难懂,也就失去耐心,因此一放便是经年。待步入社会后,想着赚更多的钱,过更好的生活,心里住着一只猛虎,哪有闲情细嗅蔷薇。

  这些年来,总觉为名利所累,灵魂无处安顿。在一个寂静无眠的夜晚,我重读庄子,顿感一种醍醐灌顶的清朗,以天地自然之心去体悟人生,心中的困惑如烟般散去。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即生活为贵,名位为轻。不管是许由还是子州支父,皆不肯为王位,而失去自由之身。只有心无挂碍,看淡名利,才能不被世俗所累。如此安于淡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若静下心来想想,那些细小的幸福,那些简单的快乐,皆和名利无关,只与心态有关。

  然而,现实是,我们一边嘲笑那个“邯郸学步”的孩子,一边在重蹈覆辙。看到他人升职、加薪、换房子、买新车,又是羡慕又是着急。像那个无知的孩子一样,跟在他人后面学,结果却迷失了自我。

  在尘世中奔走追逐的我们,何不让心慢下来,携一卷书去旅游,去访山问水,从草木的智慧中领悟生命的真谛。惠施眼中“大而无用”的大葫芦、木瘤盘节的樗树,在庄子看来却是无用之大用。

  我们总喜欢和他人比较,越比越觉得事事不如人。可是你看,无用的大葫芦,可以绑在腰上做腰舟,使人在水中自由浮沉。樗树不是好的木材,所以不会被砍伐,得以与岁月共老。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存在皆有意义,同样人各有所长,何必去比较呢?如那位黏蝉的老人,捶制带钩的工匠,若能专注于自己喜好的事,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便能达到精妙的境界。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

  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是大自然的智者。你听过人吹的箫声,可否听过大地的箫声,天的箫声?风吹过树林,树木的孔穴发出或粗或细、或深远或急切的声音,如泣如诉、如梦如幻,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音乐。

  人们熟知“庄周梦蝶” 的典故,在梦里,庄周与蝴蝶已浑然一体,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便是“天人合一”。看似高深的哲理,往往就藏在琐碎平凡的小事里,庄子以这样方式点醒世人,以出世的态度循入尘世。

  让身心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闻花香,听鸟语,观云海,赏星月,于山水间觅得心神相交的知音。纵然不能时时亲近自然,也给心灵留一片净土,如此,心便是宁静的,也是淡泊的,就会拥有淡然而雅的人生。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