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要求,以“强二优三、转型提升、持续求进、城乡一体”为总基调,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突出抓转型促发展、抓改革增活力、抓民生构和谐、抓作风创环境,深入推进西部工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生态休闲产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建设,努力建设实力中站、绿色中站、活力中站、幸福中站。
主要预期: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重点工作: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蓄积发展后劲。科学编制全区招商引资路线图,全方位多领域开展招商,围绕四大经济发展板块,鼓励社会资本、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以及旅游、商务、物流、养老等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支撑性项目。全年力争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80亿元以上。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达效”的要求,切实抓好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安排了1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379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70亿元。
强力推进产业升级,着力壮大经济实力。坚持把富民强区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四大经济板块联动发展,逐步构建工业优势突出、商贸多元发展、物流高效便捷、旅游彰显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建设实力中站。做强工业集聚区。着力培育汽车零部件、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耐火材料等现代产业集群,力争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亿元,积极争创省级示范产业集聚区,努力进入全省“十强十快十先进”工业集聚区行列。做优特色商业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焦作西部高端服务业集聚中心、区域发展服务中心。做靓生态休闲产业区。强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力争把北部山区建设成为生态亮丽的风景区、宜居宜游的休闲区、功能完善的养生区。做精现代商贸物流区。突出工业与物流联动发展,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立足焦作,辐射豫西北、晋东南的焦作西部仓储物流基地。
强力推进城乡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城乡“一体规划建设、一体管理服务”,强化生态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绿色中站。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按照“三规合一,对接扩面,巩固提升,绿色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城市设计,切实做到有规可循、有序建设,为城市转型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基础。持续提升城市功能。重点实施以“山、水、园、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工程,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生态体系,努力打造青山相依、绿水环绕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背街小巷综合治理,不断拓展精细化管理区域,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重点推进北朱村等村庄建设,努力使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多举措推动绿色发展。通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秸秆禁烧、扬尘控制等综合性举措,确保辖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达标天数优于上年,空气优良天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强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重点解决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挖掘发展潜力,打造发展优势,让经济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建设活力中站。注重深化改革。力争把中站打造成为投资的洼地、发展的高地。按要求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注重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强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地位。注重企业上市。坚持把企业上市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抢抓“新三板”扩容等机遇,推动企业有序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着力打造资本市场上的中站板块。注重环境优化。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巩固提升“投资到中站、事事都好办”的环境品牌。科学调整用地规划,确保重点项目用地。强化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努力营造和谐的企地关系。
强力推进民生改善,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突出民生优先,坚持把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民生建设,认真落实民生政策,办好惠民实事和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努力建设幸福中站。实施文化教育工程,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启动府城遗址规划保护工作,打造许衡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网络改造及整体转换,丰富全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建成区人民医院病房楼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区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楼等项目建设,积极运作区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不断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巩固“国优”创建成果,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实施温暖服务工程,全面推行“五险合一”社会保险模式,推广使用社保卡,整合村级服务站职能,优化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争创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基层社区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三级社区服务网络。探索建立特困群体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实施住房安居工程,稳妥推进工业集聚区规划区域内村庄的搬迁安置。认真落实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不断提高群众居住质量。同时,加强“平安中站”建设,注重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等监管体系,畅通信访渠道,完善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中 萱